2020年,面對疫情,全球秩序和結構迎來大變局,供水行業在受到沖擊的同時,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巨變之下,如何面對未來?
9月3日,在“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上,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興鑄管”)銷售總經理趙志誠以“《砥礪前行促發展 樂變求新謀長遠》——新興鑄管改革創新永遠在路上”為主題作了發言。
趙志誠
公司簡介
新興鑄管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募集設立,前身為始建于1971年的三線軍隊第2672鋼鐵工廠,1997年發行上市。公司離心球墨鑄鐵管綜合技術實力和生產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45%以上,超過30%的產品出口到世界123個國家和地區。
趙志誠介紹,新興鑄管不斷延伸和完善產業鏈和價值鏈, 形成以華北為中心,覆蓋華東、中南、西北、西南、華南,并輻射東南亞的生產基地。主營業務有離心球墨鑄鐵管、優特鋼、鋼格板、特種鋼管、不銹鋼及鋼塑復合管五大新興系列產品。
“新興鑄管擁有國際先進的鑄管生產線,是供排水管道項目設計、建設、運營、移交的綜合性研發制造商,可針對各種地貌、環境和土質,進行管線設計和施工,為用戶提供安全優質的供排水管線解決方案?!?/p>
趙志誠介紹,新興鑄管的產品在多個工程中得到應用,比如南水北調工程、合肥市大官塘水廠工程、黃山市迎賓大道綜合管廊工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引水基礎管網建設等。
六大核心競爭力
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新興鑄管形成了六大核心競爭力:戰略布局優勢、銷售終端控制、生產成本優勢、品牌價值優勢、科技創新能力、企業文化優勢。
新興鑄管的產品出口到世界123個國家,主導國際市場銷售渠道,掌控國內市場銷售終端。在全國設有18個銷售分公司及多個辦事處,覆蓋全國各區域,提供產品售前技術咨詢、專業技術方案定制、以及全流程的服務理念。銷售網絡覆蓋亞洲、中東、澳洲、歐洲、非洲、美洲,國外設立13個辦事處,鑄管產品出口占有率具有絕對優勢。
近幾年,新興鑄管以“裸對標、雙超越、全價值鏈對標”為主要抓手,營造出內部比學趕幫超,外部對標標桿追求領先的競合態勢。成本控制能力超越國內最優秀民營企業,長期位居行業第一陣營,關鍵工序成本區域領先。“新興”品牌連續五年上榜“亞洲品牌500強”,四年蟬聯國內鋼鐵企業競爭力極強“A+”級,企業信用等級為“AAA”。
新興鑄管是離心球墨鑄鐵管國家標準的主起草單位,是唯一中國本土企業代表參與國際鑄管標準制、修訂工作,大口徑鑄管、真空消失模管件、離心鋼管和雙金屬復合管、鋼塑復合管、覆膜管等填補了多項國際技術和產品空白。
鑄管特殊涂層產品
國際領先自錨管產品體系
新興鑄管堅持科技創新與銷售、生產深度融合,用鑄管智能制造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自錨產品全系布局,熱力管產品開發擴大行業市場蛋糕。
此外,新興鑄管還肩負企業戰略發展責任,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激發文化活力,守護精神家園,建設溫馨港灣。
“一體兩翼”戰略
面對行業的變化,新興鑄管在主動擁抱變革?!?未來已來,唯變不變的烏卡時代,傳統產業可能死在自己的羸弱落后上,可能 死在自己洋洋得意的領先上,但一定會涅槃重生在順應科技發展和商業模式發展趨勢的改革創新大道上?!壁w志誠指出,新興鑄管作為傳統企業,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我們要深情擁抱變革,融入時代潮流,踏著傳統產業踏實的根基,張開兩翼,翱翔在人工智能和平臺經濟的風口,迎來新興鑄管的鳳凰涅槃。
新興鑄管秉持“一體兩翼”戰略:以國際化和科技創新為新動能,做強世界鑄管行業領導者和冶金行業領先者; 以智能化和綠色共享為新模式,打造前向鑄造產業運營平臺和后向涉水范圍經濟平臺,跨入基礎產業+AI平臺經濟新業態。
智慧水務平臺建設
智慧化已經成為水務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新興鑄管在智慧水務建設上下了很多功夫。
聚聯智匯水務科技有限公司是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在股份公司“第三次創業”愿景下,發端于“一體兩翼”打造涉水經濟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涉水系統集成供應商和智慧管網專業服務商,成為卓越的水務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者。
新興鑄管堅持商業模式驅動創新,建設了首個涉水行業去中心化的供應鏈服務平臺。基于協同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兼容行業內各主體的業務需求,使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緊密配合,做到各環節無縫鏈接,實現整體供應鏈可視化,管理信息化,利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
同時,新興鑄管還堅持技術研發驅動創新,趙志誠特別介紹了公司的長輸水運維系統。
該系統采用SCADA系統架構,通過物聯網傳感器收集數據,由無線網絡等通訊手段發送至運營管理平臺,可實現泵站、管網等終端設備的應急聯動。平臺通過BIM+GIS的多維度可視化技術,在安全環保、資產信息、工單管理等領域發揮效能,實現高質、高效、安全運維的目標。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