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些年最“火”的城市,合肥肯定算一個,不論是2020年剛剛躍升為中國“新一線”城市,還是幾次完美的“對賭”,都將合肥推上了輿論的風口——合肥作為創變者的勇氣和魄力總能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事實上,合肥這些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在25年的時間里經濟總量翻了56倍。2018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合肥從280多座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發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之一。除此之外,還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幸福感城市”、“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中國十大最佳投資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合肥總能榜上有名。
9月3日-5日,“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選擇了在合肥舉辦。今年,供水高峰論壇的主題確定為“創新擁抱變化、系統驅動升級”,其中的兩大關鍵詞“創新”與“升級”,與合肥“蝶變”的城市驅動力也不謀而合。
國家戰略的雙節點城市合肥,如今是“中部的深圳”
自秦建制至今,合肥已有2200多年歷史。由于合肥的地理位置“南截長江天塹、北控淮右襟喉”,又與大別山互成掎角之勢,所以合肥素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古以來,中原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輝映,歷數千年積淀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璀璨奪目的“巢湖文化、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等地域文化。合肥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如逍遙津、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
悠長的的城市歷史與濃濃的文化底蘊,讓這片土地孕育了一大批名人豪杰,周瑜、包拯、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名人皆出自合肥。
合肥的魅力還不僅僅在于其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早在西漢古“絲綢之路”上,合肥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占據了南北水運交匯地的有利條件,迅速發展成為江淮之間重要的商業城市,以商業貿易繁榮著稱全國。地理優勢沿襲至今,如今,合肥已經成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依然在我國經貿發展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合肥經濟不斷躍升,增速持續保持高位。
至2019年,合肥市人均達到GDP11.56萬元,經濟總量也從省會城市中下游地位躍入“十強”。即使是在2020年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合肥頭五個月的經濟指數也呈現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左右增長。令人矚目的成績,使合肥成為中國崛起最快的城市,被譽為是“中部的深圳”,“合肥速度”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合肥人的努力與拼搏。
2011年,安徽省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合肥正式提出了“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口號,其中特別強調創新。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合肥創新成果展覽時指出,“合肥這個地方是‘養人’的,培養了這么多優秀人才,是一片創新的天地?!?/p>
條件優渥的創新環境,是合肥成為創新“高地”的一項關鍵因素,合肥與深圳的城市品質一樣,都是溫暖包容、令人向往、“遠者來近者親”,合肥被公認為長三角城市中創業成本最小的城市之一。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合肥有一個著名的“樹論”,就是將每一個企業,每個創客,當著一棵樹來培育,當一個又一個的“小樹”培育成“大樹”之后,合肥就有了一片又一片“枝繁葉茂的森林”。
“合肥樹論”的背后,是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的體現。僅去年一年,合肥市就先后出臺7項創新配套政策,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同時,合肥通過一系列如人才政策“20條”、人才發展“6311”工程等優厚人才政策,形成了強大的人才“磁場”。
目前,合肥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相關專家近900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近1400人,在肥服務的“兩院”院士約130人。在2018年評選的“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中,合肥和北京上海一起位列前三。
當一座城市持之以恒做一件事,必然會集聚成群,形成合力,合肥的“成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過去幾十年間,合肥以城市的創新發展、精細化管理和有溫度的服務,激發了城市的活力,并由此推動了一個城市的向上躍遷,同時在未來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城興水美,以水生態文明促城市升級
就在前不久,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合肥上榜“中國年輕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榜單,排名第一。
符合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似乎是對合肥發展的高一層次認可,也體現了合肥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
合肥古稱“合淝”,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于該地而得名。合肥因水而生、依水而建,因水而興,多條河流穿境而過,又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國內唯一臨大湖而居的省會城市,濕地資源豐富,具有非常獨特的濱水條件。
隨著2011年原地級巢湖市被正式撤銷,合肥版圖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環抱“巢湖”入城的目標。自此,“大湖”與“名城”共生的理念,也開始漸入人心。
從古至今,巢湖流域具備良好的人居環境,濃厚的巢湖的地域文化也成為巢湖融入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優勢。同時,環巢湖區域面積廣大,資源承載力強,具有將長三角都市圈與長江中游都市圈串聯起來的優勢,因此,巢湖區域在長江經濟帶中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先行先試的引領示范作用不可替代。
2011年,合肥全面啟動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拉開了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大幕。工程投資超千億元。以巢湖流域為核心,2013年,合肥又先后投入兩百多億,對全市的46條河流進行綜合治理。
合肥按照“一湖、兩庫、六河、多區”的總體布局,相繼實施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優化水資源配置、構建江河湖庫水系連通體系等一系列工作,使湖區水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至2019年,首次實現合肥市級以上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治理后的巢湖沿岸的水田和濕地每年都吸引百種鳥類安家筑巢,東方白鸛、絲光椋鳥等珍稀鳥類也再度現身巢湖。
2019年5月23日,水利部正式公布合肥通過試點驗收,宣告合肥正式躋身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如今,合肥城興水美,“大湖名城”的稱號實至名歸。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再一次凸顯了合肥在長三角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水生態保護環境、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合肥堅持以科技創新創建合肥市環境友好型社會,真正意義上完成了從江淮小邑到“長三角城市副中心”的跨越。
牢記“三心”使命,為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設做好供水保障
從1954年建廠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合肥供水集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市城鄉建設局等堅強領導下,以“為理想奮斗、讓用戶順心、讓員工安心、讓社會放心”為企業使命,緊扣“產供銷”流程主線,遵循現代企業管理規律和供水行業特點,聚焦民生保障主責主業,生產規模、供水管網、供水區域、服務人口逐年攀升,直徑75毫米以上供水管網8615公里,供水服務面積650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231萬立方米。供水服務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市民用戶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全面提升,有效保障了合肥市區和巢湖、肥西縣域、北城區域及周邊供水重任。
2017年以來,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蟬聯)、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獎、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安徽省最佳服務示范窗口企業、安徽服務業百強企業及合肥服務業二十強、合肥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優秀成員單位等榮譽稱號,2018年全市效能建設公用企事業單位考核排名第一,連續5年蟬聯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排名第一。楊維淼等一批優秀員工成為了省市乃至全國住建系統勞動模范和技術能手,二水廠維修班等一批班組成為省市及全國標桿班組,楊維淼志愿服務隊、“連心橋”供水熱線、“雷鋒精神”聽漏隊等服務品牌深入民心。
讓用戶順心
業務報建“一站式”。一個窗口受理、一個部門對外,統建統管用戶最多跑一次?!熬W上營業廳”將25項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讓數據多跑路、讓用戶少跑腿”。
打造“半小時服務圈”。窗口服務朝八晚五,365天不休息。水費交納微信自助、銀行網點隨時扣,服務更便民、更智慧、更溫馨?!斑B心橋”供水熱線24小時全天候服務,鈴響三聲必有應;接警后30分鐘內趕赴現場,有呼必應、有險必除。志愿服務零距離。成立楊維淼志愿服務隊,每個周末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風雨無阻進社區,便民服務累計達12000余人次。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營商服務、效能建設永爭第一。
讓社會放心
基礎建設穩增長。精益求精,傳承工匠精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水廠技改雙管齊下,水廠布局更合理,制水工藝更先進,供水管網互聯互通,保障能力穩健提升??茖W調度穩供給。建成供水調度指揮系統,實現對原水、制水、供水系統24小時不間斷監控。全面推進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全面開展“六級計量、三級分區”漏損控制,二次供水錯峰技術改造普及推廣,榮獲合肥市創新科技獎。水質安全穩民心。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建成全國同行業領先的水質檢測中心;實行水質分級檢測,創新實行水質分級管理,水質監測儀24小時同步在線,水質安全“雙保險”; 127個水質監測點實時監測無盲區,水質信息定期發布,讓用戶用放心水優質水。城鄉統籌穩民生。密切關注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助力美好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區域供水一體化進程,統籌謀劃分步推進,巢湖、肥西、長豐及周邊城鄉居民已暢飲合肥優質水。
讓員工安心
人本管理激活力。推行5S現場管理,美化生產辦公服務環境;實行全員崗位評價,優化薪酬等級體系;每年開展管理人員測評,職務薪酬能上能下,“干多干少不一樣”。 職工關愛潤無聲。每年1次健康體檢;困難幫扶、愛心助學暖人心,合理化建議民主管理成常態;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凝心聚力,工作氛圍清澈陽光。培訓學習強本領。 職工技能培養、“師帶徒”活動普及開展;合肥供水論壇每月1次;“閱季花開”書香傳供水,連續多年獲“合肥市書香企業”稱號
。勞模選育樹能量。黨建“一支部一特色”創建與服務品牌建設有機融合,涌現出全國“工人先鋒號”熱線班等一批標桿班組,全國住建系統勞動模范楊維淼等一批優秀員工,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中堅力量。
問泉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供水人。60多年風雨兼程,60多年砥礪前行,合肥供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合肥人民實現了從“喝上水”到“喝好水”幸福轉變。今天的合肥供水趕上了創新創造的新時代,趕上了合肥發展的新節拍。合肥供水人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時刻錨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建設受人尊敬的標桿水務企業征程中奮勇前行!
9月3日-5日,2020供水高峰論壇將在這里舉辦,相約在合肥,感受這座城的變化與魅力,探討供水行業的痛點及系統解決方案,暢談行業的未來升級方向。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