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基本信息
推薦單位: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項目所在地: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
項目詳情
項目概況
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位于紅太陽生命科學工業園,原設計處理規模為30000m3/d,處理工藝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藝,主要處理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農化和醫藥廢水,原設計出水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2018年6月進行提標改造,改造后處理規模為10000m3/d,改造后處理工藝采用:水解酸化(改造)+CASS工藝(改造)+高效沉淀池(新建)+臭氧催化氧化(新建)+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新建),出水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項目示范意義
項目建成后極大地改善了馬鞍山市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改善馬鞍山市的投資環境,實現馬鞍山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經提升進入高效沉淀池,通過載體絮凝技術去除污水中總磷、進一步降低懸浮物。然后出水自流進入臭氧高級氧化池,將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成易生化的中間產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臭氧高級氧化池的出水自流至曝氣生物濾池,對剩余的有機物進行深度降解,同時除去剩余的氨氮、SS,使總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水解酸化+預缺氧+CASS +高效沉淀+臭氧催化氧化+曝氣生物濾池技術
工藝/裝備原理
原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水解酸化池強化預處理,利用水解和產酸菌的反應,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溶解性有機物、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使污水更適宜于后續的好氧處理,用較短的時間和較低的電耗完成凈化過程。
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進入預缺氧池,在預缺氧池內與回流自末端生物濾池的硝化液充分混合,在此工藝段中回流水中的硝酸鹽氮及亞硝酸鹽氮得以反硝化去除部分總氮,并防止污泥膨脹。
預缺氧段出水自流進入CASS工藝,在主反應區內,經厭氧、缺氧的廢水得到大量的曝氣,在好氧狀態下利用好氧微生物進行有機物的降解和氨氮的硝化。
CASS經曝氣-沉淀-潷水周期運行后,出水經提升進入高效沉淀池,通過載體絮凝技術去除污水中總磷、進一步降低懸浮物。然后出水自流進入臭氧高級氧化池,將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成易生化的中間產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臭氧高級氧化池的出水自流至曝氣生物濾池,對剩余的有機物進行深度降解,同時除去剩余的氨氮、SS,使總出水達到一級A標準
工藝/裝備特點
1、良好的出水水質,能夠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處理后的水可以直接再利用;
2、充分挖掘廠區現有構筑物的處理能力,節約改造基建費用;
3、占用空間小,僅為傳統污水處理廠的20-30%;
4、產生更少的污泥,節省污泥處理處置費用;
5、方便現有工廠的升級和擴容;
6、在面對沖擊負荷(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染物濃度的突然增加)和原水的水質變異時有更強的復原力。
應用工業領域
農化和醫藥廢水。
工藝/裝備流程圖
項目亮點
1 實施效果
項目出水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尾水最終排入扁擔河,不會對扁擔河水環境造成影響。
2 社會效益
本工程的實施,對當涂經濟開發區化工集中區的發展戰略,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可改善廢水水質,使關聯企業不因廢水去向問題而影響發展。間接地帶動各關聯企業的發展,可提供很多長期的就業機會以及大量短期的勞動機會。
3 生態效益
項目本身的環保投資可使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固廢得到有效處理,實現達標排放,并納入區域總量控制指標內,項目環境效益明顯。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