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徐州市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修復的成果,嚴格落實《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日前,徐州市出臺了《徐州市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4月23日,徐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計劃”進行解讀。
相關閱讀:
全面發力,六大類107個工程
據介紹,按照生態修復工作“項目化、責任化”的思路,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包括山體、水體、林地、農田、濕地、沛縣采煤沉陷地六大類項目,共107個工程,其中續建項目54個、新建項目53個,計劃年內完成28個;總投資11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5億元。
具體來說,山體修復類計劃實施63個項目,年內完成7個,年度投資6.66億元。水體修復類計劃實施13個項目,年內完成10個,年度投資11.56億元。林地修復類計劃實施13個項目,年內完成3個,年度投資6.24億元。農田修復類計劃實施10個項目,年內完成4個,年度投資4.5億元。濕地修復類計劃實施兩個項目,年內全部完成,年度投資3.54億元。主要包括泉潤濕地公園和桃花源濕地公園的建設。沛縣采煤沉陷區修復項目計劃實施6個項目,年內計劃完成兩個,年度投資0.98億元。
多措并舉,積極拓寬投資渠道
針對2020年生態修復工作計劃中實施的項目,為了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市政府多措并舉,積極拓寬投資渠道。徐州市、縣(區)兩級財政積極支持各類生態修復項目,同時整合部門各類生態修復資金,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以此構建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導的生態修復投入機制。2020年的總投資中,徐州市級重點工程資金約28.3億元、縣級配套資金約47億元、其他資金42.1億元。
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意見》,對因礦山修復而產生的廢棄土石料可以無償用于修復工程,確有剩余的,可由縣級政府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銷售,收益全部用于本地區生態修復。另外,積極引導國有平臺公司采用市場化方式實施礦山生態修復,解決礦山修復資金困難的問題。
強化考核,保障按時序要求實施
據了解,為保障生態修復項目的順利實施,徐州市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積極做好項目協調、政策支持、督促考核等工作。
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要求,徐州市將進一步強化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聯席會議督促、協調作用,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具體問題。
出臺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管理的文件,引導國有平臺公司及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修復,同時強化對涉及廢棄土石料處置項目的監管,規范項目立項、方案論證、土石料處置、竣工驗收等流程,防止違規違法問題的發生。
嚴格項目實施管理,將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納入徐州市級機關綜合考核和縣(市)區重點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嚴格對照項目內容和時間節點要求,每月調度工程進展情況,每季度進行績效考核評分,考核結果在徐州市范圍內通報,確保生態修復項目完成年度計劃任務。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