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重大政策出臺前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主動向省政協通報工作情況,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4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26件、政協提案778件。深入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大力整治“文山會海”,為基層減負松綁,讓干部擔當作為。
各位代表!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我們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成立省委省政府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指揮部,及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抓緊抓實防控措施,嚴格實施邊境防控“五個管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成果。同時,毫不放松抓經濟社會發展,第一時間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及時出臺穩定經濟運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外貿穩增長等系列政策措施,啟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總攻行動,謀劃實施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從嚴抓好安全生產和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加快整治重組煤炭行業,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最大限度減少和對沖疫情影響,全省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一季度全省主要經濟指標雖大幅回落,但降幅小于全國平均水平,呈逐月回升態勢,一些領域異軍突起,新的發展動能正在集聚。部分工業行業逆勢上揚,高技術制造業增長23.9%,公路貨運周轉量、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等先行指標持續回升。八大重點產業、世界一流“三張牌”帶動作用更加凸顯,綠色鋁材、綠色硅材等新產能不斷集聚,工業用電量增長5.8%,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思路發展的農產品購銷兩旺,農村電商蓬勃發展,網絡商品銷售同比增長1.1倍。財政、金融支撐保障更加有力,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0.7%,民生支出力度不斷加大。這些工作成效,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位代表!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在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困難挑戰極大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實屬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克難奮進的結果,是中央部委、兄弟省區市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干部群眾舍小家為大家、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廣大醫務工作者、駐滇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各條戰線的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云南的中央部委、中央駐滇單位、兄弟省區市、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清醒認識到,2019年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雖然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固定資產投資等個別指標完成情況低于預期目標,特別是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沖擊,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異常嚴峻復雜,我省發展面臨的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短期看,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艱巨,不少企業復產不達產,工業恢復性增長受外部制約較多,服務業短期內難以全面恢復,居民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長期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不可預測因素較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現代產業體系基礎薄弱,新型城鎮化進程不快,污染防治任務艱巨,社會事業仍有短板,營商環境仍不理想。對此,我們必須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勇于面對困難、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擔當作為,奮力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今年后幾個月的重點工作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全力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新時代云南新篇章。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實現各項主要預期目標,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在“兩個大局”下辨大勢、找方向,深刻認識和把握危機共生、危中蘊機、危可轉機的辯證關系,正確處理好“變”與“不變”的關系,不管外部環境和發展預期如何變、困難挑戰有多大,都要保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力度不變,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變,保持克難攻堅、銳意進取的勁頭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一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前進道路上的最大確定性。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雄厚綜合國力和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這是我國最大的“確定性”,是我們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最大底氣和堅強保障。二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經濟發展的宏觀基本面。我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抗風險能力強,經濟發展的短時間“暫停”和階段性回落,改變不了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改變不了國內市場規模和潛力巨大的特質,改變不了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良好態勢和平穩預期。三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國家逆周期調節的政策窗口期。國家在新增投資、專項債券、金融信貸、項目安排等方面打出的政策組合拳,頻次之密、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為我們抓項目、補短板、增動力、促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四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疫情防控催生的發展新機遇。應對疫情催生并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新型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正涌現新的增長點增長極,這與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謀篇布局高度契合。五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我們在克難攻堅中凝聚起的強大精神力量。在脫貧攻堅和抗疫斗爭這兩場大戰大考中,全省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一大批扶貧干部以生命赴使命、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廣大醫務工作者逆行出征、英勇奮戰,廣大基層干部群眾不懼風雨、堅守一線,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精神,是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成為我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信心和力量。我們始終堅信,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不了我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前進步伐,撼動不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磅礴力量,改變不了我們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的堅定決心,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化危為機、逆勢而上,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全面脫貧、全面小康目標任務。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