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宿遷市海綿城市建設,日前,宿遷市印發了《宿遷市政府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讓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未來宿遷市將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平衡的樂居安全城市建設發展模式。
《意見》重點對建筑住區、道路廣場、公園綠地、水系水環境4大類項目給出了技術指引,提出應最大限度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據悉,自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先后完成海綿項目44項,打造了馬陵河綜合治理、筑夢小鎮、雄壯河灣公園銀杏片區、迎春大道等典型海綿城市示范項目。
下一步,市住建局將穩步推進項目建設,通過加強海綿技術培訓,開展典型項目評估、積極做好宣傳引導,不斷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有效削減雨水徑流污染,促進雨水資源利用,全力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