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就2020年加強農業突出環境問題治理,凈化產地環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夯實農業綠色發展基礎等問題進行了明確。
其中,《要點》要求持續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健全畜禽糞污處理利用標準體系,鼓勵發展收貯運社會化服務組織。并強化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健全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對重度污染耕地實施種植結構調整,全年治理面積5000萬畝左右。
《要點》明確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等方面內容。要求各地在著力清理環境臟亂差、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礎上,不斷健全長效保潔機制,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要點》中還提出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導長江經濟帶省區扎實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指導推動沿黃省區加強農業生態保護,發展節水農業,推行綠色生產方式,配合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
全文如下: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部機關有關司局、直屬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精神,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部署,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我部制定了《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2020年3月2日
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2019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精神,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不斷強化綠色發展對鄉村振興的引領,制定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
一、積極推進農業綠色生產,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一)優化種養業結構。立足水土資源匹配性,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在長江流域和黃淮海地區發展大豆、油菜及花生等油料作物,促進地力培肥和種養循環發展。鞏固東北冷涼、西北風沙干旱等非優勢區玉米結構調整成果。加強優質牧草生產基地建設,以北方農牧交錯帶為重點實施糧改飼面積1200萬畝以上,建設高產優質苜蓿基地100萬畝。(部種植業司、畜牧獸醫局分別負責)
(二)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快建立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制定修訂農獸藥殘留標準1100項,其他行業標準200項。創新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創建一批標準化基地,推廣一批糧油和經濟作物生產全過程高質高效技術模式。實施對標達標提升行動,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生產經營主體按標生產,有條件的可申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鼓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整建制推行全程標準化生產。(部監管司、種植業司分別負責)
(三)發展生態健康養殖。繼續實施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在至少100家養殖場開展試點。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200家以上、健康養殖示范縣5個以上,重點發展池塘工程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穩步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積極發展深遠海抗風浪網箱養殖和鹽堿水漁農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鼓勵發展碳匯漁業,支持深遠海養殖業發展。(部畜牧獸醫局、漁業漁政局分別負責)
(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培育打造20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國家農業品牌營銷行動,繼續發布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啟動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減少農產品流通損耗。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的網格化管理,增加產地、“三前”環節、禁用藥物抽檢比例。(部監管司、市場司分別負責)
二、加強農業突出環境問題治理,凈化產地環境
(五)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深入實施化肥減量增效行動,確保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使用量負增長。選擇300個糧棉油生產大縣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試點,集成推廣水稻側深施肥、玉米種肥同播、小麥一次性施肥等高效施肥技術,示范帶動全國化肥減量增效。持續推進測土配方施肥農企合作,科學制定大配方,推進配方肥落地。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實施范圍向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區域傾斜,試點作物從蘋果、柑橘、蔬菜、茶葉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節肥潛力大的園藝作物拓展。(部種植業司牽頭)
(六)持續推進農藥減量控害。深入開展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確保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行動,繼續創建100個綠色防控示范縣,推廣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等綠色技術和新型植保機械,推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在糧食主產區和果菜茶優勢區,打造一批全程綠色防控示范樣板,帶動農藥大面積減量增效,力爭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加強農藥安全使用監督檢查,加大違規使用農藥問題的查處力度。(部種植業司牽頭)
(七)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建設。組織開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建設情況核查,確保配套率達到95%以上。持續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先行將100個左右具備條件的非畜牧大縣納入實施范圍。健全畜禽糞污處理利用標準體系,鼓勵發展收貯運社會化服務組織,探索糞肥運輸、施用引導激勵政策。(部畜牧獸醫局牽頭)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