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對不少行業產生影響,很多企業遭遇困難,政府也積極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和鼓勵。環境產業關涉民生,也身列其中。在疫情期間,企業都遭遇了什么問題?如何應對的?疫情過后,還會有什么影響?在遭遇困難的同時,行業整體會有哪些變化?作為產業縱深服務平臺,帶著這些問題,E20環境平臺特別向標桿企業的掌門人叩問,采訪他們克服困境的道路,找經驗、談應對、觀未來,撥開迷霧,金聲玉振。在此致謝。后續E20旗下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微信和網站,將持續發布此系列訪談結果。今天特別發布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棟的專訪內容。
相關閱讀
采訪內容具體如下:
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棟
1、疫情對于中車環境業務是否產生影響?您判斷對公司的影響會表現在2020年度哪幾個季度?
考慮到部分工程項目推遲復工,預計會對中車環境一季度經營指標產生一定影響。后續中車環境將統籌優化保障全年施工進度,相信能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
2、對于水處理服務領域,您判斷會因為疫情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是否會有新的契機出現?
(1)預計醫療廢水、廢物處理的景氣度會提升;同時對環境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將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高標準、智能化的設備需求將增加。
(2)后疫情時代,國家對于城鄉居民衛生習慣的規范化、環保行業的標準化要求將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領域的提標改造是值得關注的方向;畜禽養殖將進一步規模化和規范化,屠宰場的防疫檢疫產業化將加快升級,跨區域活禽交易預計將減少或受限,進而會促進冷鏈物流的大發展,由此帶來畜禽養殖污水處理市場將進一步集中,屠宰場污水處理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
3、針對疫情,中車環境湖北本地的項目運營管理方面有哪些挑戰?公司有哪些應對舉措?
面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車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及國資委各項要求,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中車環境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工作組,細化落實各項管控措施,按集團要求成立十三個專項工作組,形成了平臺+專業化管理,上下一心堅決打贏防控阻擊戰。
中車環境在湖北省本地的項目,主要承擔當地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疫情造成當地道路封堵,對項目運營所需物資的運輸產生一定影響,項目員工上下班通勤帶來不便;同時,防護物資相對短缺,也對項目運營產生一定挑戰。
為保證污水廠安全、穩定運營,中車環境在第一時間成立疫情應急工作小組和現場管理小組,對疫情防控、物資儲備、運營生產等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制定應急方案并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安排專人負責物資采購,保障運營防疫物資需求;建立每日巡查及員工健康信息報送機制;并加強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協調溝通,認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目前各項目運營穩定,項目人員身體狀況一切正常。項目公司的防疫工作和運維保障工作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表揚。
4、疫情過去,對于中車環境來說,最缺的發展要素是?
各方面發展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疫情過去后,短期來看,環保從業單位,尤其是工程建設類企業受物資調配、推遲復工、防疫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可能導致項目進度滯后,回款難度加大,進而產生一定的現金流壓力,資金要素的作用不容忽視;長期來看,受環保設施提質要求,企業對關鍵工藝技術和優秀運營管理人才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加強。
5、面對各種變化,中車環境有哪些應對思路和具體措施?
目前,中車環境業務主要涉及城鄉污水項目運營和工程建設。就污水運營項目而言,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存在延遲復工,公司已嚴格執行國家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防疫工作要求,認真落實生態環境部《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保障疫情期間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就工程建設項目而言,中車環境下屬各項目公司和子公司將密切關注并結合各地方復工政策,落實防疫物資儲備和人員培訓,確保疫情防控有標準、防控物資有保障、作業人員有防護,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在建項目的復工工作。
6、如果可能,您希望政府、平臺、同行等各方力量為您或為行業提供什么樣的支援?
受疫情影響,部分在建項目建設期可能延后,同時疫情防控工作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希望業主方政府能夠對此酌情,適當放寬項目建設期限要求,對運營成本給予適當補貼,并能夠及時足額地撥付污水處理服務費。
希望平臺利用資源優勢,邀請更多專家為行業疫情防控提供更多專業指導。
7、您對接下來五年的環境市場如何判斷?對此,中車環境有哪些準備?
(1)就環保行業整體而言,受益于持續釋放的生態環境政策紅利和民眾日漸提升的環境質量需求,預計本次疫情會對行業發展產生短期擾動,但不會影響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對于未來五年的環境市場發展持樂觀態度。
(2)在國家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和中央環保督察常態化的環保監管高壓下,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成為產業發展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工業污染治理需求進一步釋放。
(3)在經歷環保基礎設施大建設時期后,我國正步入環保設施提標改造和精細化管理的新階段,不斷催生高標準和高性能的環保裝備需求,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需求增長迅速。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