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2003年的SARS疫情讓我國城市污水廠消毒得到極大重視。隨后十多年內,我國超過半數的城市污水廠建成紫外消毒設施,用以殺滅出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保障水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在本次疫情期間,這些紫外消毒設備的運行、維護和監管還需進一步加強,保證輻射劑量達到國標要求(20 mJ/cm2)。此外,各醫院及臨時醫院的醫療污水中可能含有大量傳染性強的病毒,在使用紫外消毒時需注意污水的紫外線穿透率和流量的周期性變化,采用足夠保守的消毒劑量。
2.4 紫外線在空氣消毒中的使用
密閉空間消毒:目前已發現2019-nCoV的傳播可能包括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其中病毒飛沫傳播和病毒氣溶膠傳播使得密閉空間的消毒至關重要,如室內(公共空間、家庭、病房等)、電梯、公共運輸(飛機、列車、公交、地鐵等)、私家車等。紫外消毒由于其安全、簡便、可控、可靠等優勢成為密閉空間消毒的重要選擇,使用時通常選用無臭氧型紫外燈,安裝于空氣循環系統或直接在無人條件下輻射消毒。
可能攜帶病原體的物品消毒:如衣物、器具、電梯按鍵、門把手等。據央視新聞報道,2019-nCoV在適宜環境下可存活5天。由于紫外線直線傳播,需注意紫外燈應照射到所有需要消毒物體的表面,并需注意操作人員的防護。
3 紫外線的安全防護
紫外線在殺滅致病微生物的同時,對人體眼睛和皮膚具有較大的傷害,國內曾出現多起誤開紫外消毒燈傷人的事件。因此在紫外消毒時,應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到人體(如在無人條件下使用、或佩戴紫外線防護鏡并遮擋裸露皮膚)。有臭氧型紫外燈需特別注意通風,避免生成的臭氧傷害人體。
4 小結與建議
紫外消毒對絕大多數致病微生物[包括本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均有廣譜高效的殺滅作用。與傳統的化學消毒劑相比,紫外消毒具有無二次污染、操作安全可靠、微生物滅活效率高等優點,可在本次疫情控制上獲得重要應用。
對于飲用水和污水的紫外消毒,建議目前通過降低單一模塊流量、開啟備用模塊等方式獲得足夠保守的消毒劑量,或增加其他消毒劑(如氯)的投加量,形成多屏障消毒。
對于空氣中的紫外消毒,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使用。在家用且缺乏專業意見的情況下:1)選用低壓汞燈(波長254 nm),A和B波段紫外燈(用于醫療康復、治療皮膚病、黃疸等)無消毒效果;2)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并考慮病毒在環境中因遮擋而不能被紫外線殺滅的問題,需讓被消毒物品各表面輪流暴露在紫外線下;3)通常采用30 min輻照時間;4)注意安全防護,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到眼睛和裸露皮膚,使用有臭氧型紫外燈時需注意通風。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