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面臨嚴峻的疫情,廣大農村地區的供水、污水處理、廁所糞污處理等方面應當加強哪些措施?《水工業市場》全媒體平臺采訪了劉俊新、朱光燦、李子富、劉銳、朱兆亮等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專家,以及王俊安、王琦峰兩位聯盟成員企業的代表。
劉俊新,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朱光燦,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
李子富,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工程系主任、教授
劉銳,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朱兆亮,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王俊安,桑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琦峰,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設計院院長
特殊時期的處理標準和管理手段
《水工業市場》:農村污水處理強調因地制宜,目前各地區是否也應根據實際疫情而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您對村鎮污水站點的消毒有哪些建議?
劉俊新:我國農村的特點是人口分散、聚集密度低、生態環境與經濟條件區域差異大,使得農村污水處理具有多樣性。一是處理方式有納管區域集中處理、村落集中就近處理、分戶原位處理等多種形式;二是采用技術有化糞池等簡單處理、生物處理、生態處理及組合技術等;三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分散,運維管理困難,污水處理設施多采用無人值守、巡檢的方式,且專業公司管理和村自行管理(非專業公司管理)的方式并存。因此,在疫情期間,農村污水處理仍需因地制宜,根據疫情程度采用相應的方式。
鑒于農村污水處理的特點,以保障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為目的,建議:
1)對于納管、村集中、分戶處理方式實行分類管理,明確重點,制定應急預案;建立與污水處理設施所在村的溝通機制;嚴格做好現場運維人員的安全防護,加強安全操作培訓。
2)對于未發生疫情的村莊,加強管理,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有條件的運維企業,可充分利用已建的遠程監控系統及時了解設施運行情況。
3)對于發生疫情的村莊,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污水傳播擴散,在確保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的同時,還應提高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的安全性。對此,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月5日發布相關通知,可參考。
4)在疫情期間,村民使用消毒劑量增大,由于農村污水水量小,水質、水量波動大,調節能力弱,應注意消毒劑對污水生物處理設施的影響。
5)目前污水中病毒傳染機制及糞-口傳染機制尚不清楚,通常污水中的病毒大部分進入污泥,因此疫情期間農村污水處理裝置盡量不要排泥,必須排泥時需要做好安全防護和對污泥進行安全處理處置。此外,進入較封閉的污水處理設施空間和房間,應防止從污水逸散的微生物氣溶膠的病毒傳染。
朱光燦:污水處理方式不是關鍵。關鍵是要消毒,尤其是疫情發生期間,要確保消毒單元的正常運行。一般來說,氯胺的病毒殺滅效果較差,因此,污水處理過程中要確保充分的硝化,避免消毒過程中以氯胺消毒為主。此外,降低出水濁度有利于病毒的滅活。
李子富:對于未發生疫情的村莊,針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完善程度不同,重點強化消毒,防止排出的標準不高的污水等糞大腸菌群數過高,相應地減少病毒濃度;對于發生疫情的村莊,首先對產生疫情的住戶進行徹底消毒,對其排出的污水也需要進行消毒處理,整個村莊的污水處理出水也要保證進行消毒。
劉銳:消毒在疫情情況下很重要,但根據疫情調整處理工藝很難做到。我個人認為,做好農房的雨污分流和化糞池建設,不讓雨水和灰水進入化糞池,盡量保證化糞池有充分的厭氧時間,是農村對疫情的最基本屏障。
前兩天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村鎮污水的監管沒有提,但農村地區通過糞便和污水進行傳染病擴散的風險比城市更大。有關冠狀病毒的氯消毒效果,國內外已經有一些報道,比如日本2005年有篇文章報道了SARS冠狀病毒比f2噬菌體或大腸菌對氯消毒更敏感。因此,氯消毒可能是農村應急防止疫情通過糞便和污水傳播的手段。
建議村鎮污水站點今后增設出水消毒設施。即便是平時因條件限制不能消毒,但也可以做到在疫情期間快速啟動消毒應急措施。出水的氯片消毒便于維護,且成本低廉,故優先推薦。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