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新華日報第6版基層動態頭條刊登了《全域治水,常州新北重見河水清清》。據報道,在2017年薛家鎮全面啟動的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中,維爾利集團水處理團隊負責設計和施工的薛家鎮鳳凰河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雁蕩河南段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已通過驗收。
薛家鎮人口密集,水網密布,水系發達,大小河道總長約38千米。伴隨社會經濟發展,河道水質一度惡化,碎片化治理河道效果不明顯,河網水質容易反彈。維爾利集團水處理團隊承接了鳳凰河和雁蕩河南段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通過外源截污、河道底泥治理、水動力改善、生態系統修復等多種工程組合措施,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
鳳凰河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
站在鳳凰橋上可以看到,鳳凰河兩岸雖然有多個排污口在排放,但有藍色的軟圍隔將污水與主河道隔開,保持了河道主體水質的清澈。主河道內“漂浮”著一座座綠島,島上,菖蒲、銅錢草等十多種水生植物帶來滿目綠意;島邊,一眼眼“噴泉”讓河水更加靈動。在尚未實施截污工程的情況下,維爾利集團水處理團隊通過軟圍隔實施外源截污,并將污水抽到一體化設備進行快速凈化,能大大削減河道污染治理負荷;生態浮島中的各類植物,可以有效吸收水中氮、磷等物質;噴泉實際上是一種充氧曝氣裝置,能有效實現活水目的、提高河水自凈能力。再配以進口底泥改良劑的投放,讓鳳凰河水質得到了明顯提升。
鳳凰河治理前后
雁蕩河南延段水環境綜合提升工程
以景觀濕地為核心理念,利用雁蕩河豐富的岸線形態、濕地類型,加以改造,打通多條活水路線,讓河水沿著水利風景區現有濕地和小溪流動起來。同時加上周邊居民集聚、中小學及幼兒園較為集中,雁蕩河風景區構建了“兩帶四園”的科普建設規劃,即水利科普解說帶、文化科普解說帶兩條展示帶,自然科普園、水生態科普園、水生物科普園、文化科普園四大主題園區。雁蕩河南延段水環境綜合提升項目有效改善水質的同時,更加注重因地制宜運用各種技術手段提升景觀效果,更加注重人與水相契合的悅水體驗,更加注重與雁蕩河水利風景區相結合賦予的人文情懷。將雁蕩河南段打造成集水環境、水凈化、水教育為一體的“活水公園”。
雁蕩河南段治理前后
走進如今的薛家鎮區,只見河通水暢、水清岸綠、生物多樣,人水和諧、景美文昌,真正實現了水清、岸青、民親,成為了集特色濕地景觀、防洪安全、科普宣教為一體的綜合型場所,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生態觀光、休閑娛樂、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