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工業廢水處理做出嚴格的要求。工業廢水處理是水業市場中較受關注的領域,治理技術門檻高,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在“兩山論”等國家頂層架構下,隨著“史上最嚴”環保法、水十條實施,第三方治理模式日漸成熟,政府環保督查力度不斷加大,專注于工業廢水處理的深水海納迎來良好的市場發展機遇。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面對當前的水污染問題,作為環保水務行業資深專家、深水海納集團創始人李海波在回答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感慨:“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騰飛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沉重負擔,飲用水安全關系民生、水污染甚至危害子孫后代。越是了解環保水務現狀,越是深感責任重大”。正是源于這樣的責任和擔當,深水海納自2001年成立以來,始終牢記“守衛碧水藍天,共建美麗中國 ”的時代使命,立志成為中國水生態環境智慧治理行業的領導者,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一方水土,造福后代子孫。
技術賦能,專業領先
深水海納堅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能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整合行業頂尖專家資源,成立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深圳市院士(專家)工作站,主編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4項;與知名高校開展校企聯合研發及重大課題攻關,實現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形成了集項目投資、工程建設、運營管理于一體的智慧解決方案,一站式解決客戶難題;經過嚴格評審取得廣東省環境污染治理能力廢水甲級評價證書,成為行業內少數擁有此評價的企業之一。領先的技術實力,為深水海納進入高門檻的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提供有力支撐。
深水海納: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
深水海納:廣東省環境污染治理能力評價-廢水甲級
戰略聚集,以小博大
“十三五”期間,水務市場容量超2.8 萬億元,市場空間廣闊,但參與者眾多,其中不乏大型國企、跨國巨頭。如何在高手環伺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深水海納歷經十余年,終于“蹚”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集中優勢資源,戰略聚焦最有潛力的工業廢水處理細分市場。戰略的本質是做出取舍,從2.8萬億的大蛋糕中,圈定600-700億規模的工業廢水處理細分市場,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深水海納利用精準的戰略定位,快速成為這個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小市場里做出大份額,完成戰略轉型,以“小”博“大”,成功“逆襲”。
全國布局,多點開花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深水海納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布局長江經濟帶、首都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加速開拓省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地級市及發達縣域市場。十余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業務拓展多點開花,形成輻射全國的格局,服務項目累計超過300個,遍及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得益于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優秀的市場拓展能力,深水海納的業績保持連續高增長,即使在行業較為低迷、政策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強勁而穩定的增長,成為環保水務行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榮譽加身,持續領航
在全體深水海納人的共同努力下,深水海納在實現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獲得了來自政府部門、企業客戶以及同行伙伴的高度認可,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全國工程建設質量金質獎、全國市政公用工程優秀承包商、全國工程建設先進單位、中國水務行業十大領軍品牌、2017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2018興業銀行最佳成長客戶、2019最具投資價值獎等多項殊榮。每一個榮譽,都是深水海納前進道路的新起點,再創佳績的新動力,引領行業的新引擎。
深水海納:2018-2019蟬聯兩屆最具投資價值獎
深水海納:興業銀行2018最佳成長客戶
企業的發展是奮斗出來的,深水海納人將繼續保持創業的初心和奮斗的精神,乘環保水務政策東風,揚帆起航,成為工業廢水處理細分領域的領航者。
相關新聞: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