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持續推進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意見》和《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 “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污水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城市供水節水建設、柴油貨車污染防治、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揚塵治理等重點工作,全面提升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為建設美麗浙江夯實工作基礎。
二、主要任務
(一)開展城鎮污水治理提質增效行動。編制《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加快推進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技術改造和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2019年,全省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0萬噸/日,新增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能力2000噸/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500公里,完成100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和800個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2020年,全省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日,新增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能力3000噸/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500公里,完成40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和1000個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
(二)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落實《浙江省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意見》,指導各地建立黑臭水體整治長效管護機制,開展防反彈和長制久清自評估工作。做好甌江流域省級河長單位牽頭工作,落實“一河一策”實施方案。
(三)推動城市供水節水建設。每年組織開展全省供水水質抽樣檢測工作,通過城鄉一體化供水解決24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其中2019年解決161萬,2020年解決81萬)。修訂《浙江省節水型城市申報與考核辦法》《浙江省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2019年,組織杭州、寧波、嘉興、舟山、諸暨完成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2020年,督促溫州市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實現全省所有地級市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加快市政供水管網有機更新,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3490公里、雨水收集系統4000處,進一步做好全省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工作,2020年管網漏損率滿足“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的要求。
(四)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管理。2019年,新增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的標準化運維處理設施1500個。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實現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全覆蓋。2020年,基本實現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對9000個已接收的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處理設施進行標準化運維,按照各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新標準要求,逐步開展處理設施建設改造。
(五)深化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持續開展垃圾分類“五大專項”行動,編制《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兩年攻堅行動計劃(2019-2020年)》。2019年,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年增幅控制在1%以內,11個設區市城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85%以上,縣以上建成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55%以上,啟動200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全省新建成16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新增日處理能力5000噸以上。2020年,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力爭實現“零增長”,11個設區市城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90%以上,縣以上建成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65%以上,啟動200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加快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置設施建設。
(六)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柴油貨車污染攻堅戰。2019年,配合省生態環境部門督促有關單位完成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以下簡稱“非道工程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2020年,全省非道工程機械環保標牌發放完成后,督促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單位使用具備符合要求的環保標牌的非道工程機械,并將違規使用設備問題突出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單位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七)加強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揚塵治理。在建筑工地污染防治方面,2019年,制定全省建設系統安全重污染天氣建筑施工揚塵控制應急行動方案,下發《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專項檢查得分表》。開展建設系統2019-2020年大氣污染秋冬季攻堅行動,督促各地落實建筑工地“六個100%”措施,在5000平方米以上土石方工作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2020年,制訂出臺《浙江省建筑工地揚塵控制規程》。深化開展建設系統2019-2020年大氣污染秋冬季攻堅行動,督促各地開展國家環保督察施工揚塵問題整改;對各地執行重污染天氣揚塵控制應急行動方案、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行動、開展施工揚塵日常監管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在道路揚塵治理方面,進一步加強道路清掃作業管理,按標準實施道路噴灑和沖洗,減少二次揚塵。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和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到2020年前,力爭設區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5%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杭州、寧波等市的重點區域要顯著提高。
(八)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發展。認真貫徹《浙江省綠色建筑條例》,嚴格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督促各地按照綠色建筑專項規劃,將綠色建筑等級、裝配式建筑建造和住宅全裝修等控制性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合同。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系統、太陽能光熱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和地源熱泵系統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2019年底,全省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達到95%;2020年底,全省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達96%,繼續領跑全國。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裝修,到2019年底,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23%,2020年底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考核。將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任務納入對各設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一類考核目標。同時,將廳各責任處室工作推動落實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嚴重影響的,在評優評先中實行“一票否決”,并對相關處室負責人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二)強化督導。結合中央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排查、國家海洋督察問題整改督導,對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生態環境保護任務完成情況開展督導檢查,視情通報約談,督促各地壓實責任。
(三)強化監督。將廳生態環境保護年度工作計劃、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在浙江建設信息港網站進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年底將落實情況向省委、省政府報告。
附件:2019-2020年度浙江省建設廳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清單
附件
2019-2020年度浙江省建設廳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清單
序號 | 工作任務 | 2019年工作內容及目標要求 | 2020年工作內容及目標要求 | 責任人 | 責任處室 |
一 | 開展城鎮污水治理提質量增效行動 | 編制《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2019年全省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0萬噸/日,新增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能力2000噸/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500公里,完成100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和800個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 | 深入實施《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全省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00萬噸/日,新增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能力3000噸/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網1500公里,完成40座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改造和1000個城鎮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創建。 | 趙秋立 | 城市 |
建設處 | |||||
二 | 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 | 落實《浙江省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實施意見》,指導各地建立黑臭水體整治長效管護機制,開展防反彈和長制久清自評估工作。做好甌江流域省級河長單位牽頭工作,落實“一河一策”實施方案。 | 繼續開展黑臭水體防反彈工作,進一步完成“長制久清”評估,并將結果上報建設部和生態環境部,爭取完成杭州赭山港等6條水體的銷號工作。做好甌江流域省級河長單位牽頭工作,落實“一河一策”實施方案。 | 趙秋立 | 城市 |
建設處 | |||||
三 | 推動城市供水節水建設 | 組織開展全省供水水質安全監測工作,通過城鄉一體化供水解決16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修訂《浙江省節水型城市申報與考核辦法》《浙江省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組織杭州、寧波、嘉興、舟山、諸暨完成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加快市政供水管網有機更新,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1745公里、雨水收集系統2150處,進一步做好全省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工作。 | 組織開展全省供水水質抽樣檢測工作,通過城鄉一體化供水解決8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督促溫州市創建省級節水型城市,實現全省所有地級市達到省級節水型城市標準。管網漏損率滿足“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的要求。 | 趙秋立 | 城市 |
建設處 | |||||
四 | 加強農村污水處理運維管理 | 全省新增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的標準化運維處理設施1500個。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實現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全覆蓋。 | 基本實現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對9000個已接收的日處理能力30噸以上處理設施進行標準化運維。 | 謝永明 | 村鎮 |
建設處 | |||||
五 | 深化城鎮生活垃圾分類 | 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年增幅控制在1%以內,11個設區市城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85%以上,縣以上建成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55%以上,啟動200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編制《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兩年攻堅行動計劃(2019-2020年)》。全省新建成16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新增日處理能力5000噸以上。 | 全省城鎮生活垃圾總量力爭實現“零增長”,11個設區市城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90%以上,縣以上建成區分類收集覆蓋面達到65%以上,啟動200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加快完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置設施建設。 | 趙秋立 | 城市 |
建設處 | |||||
六 | 推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柴油貨車污染攻堅戰 | 配合省生態環境部門督促有關單位完成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以下簡稱“非道工程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 | 全省非道工程機械環保標牌發放完成后,督促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單位使用具備符合要求的環保標牌的非道工程機械,并將違規使用設備問題突出的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單位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 馮 峰 | 工程 |
質量 安全 | |||||
監管處 | |||||
七 | 加強建筑工地污染防治和道路揚塵治理 | 制定全省建設系統安全重污染天氣建筑施工揚塵控制應急行動方案,下發《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專項檢查得分表》。開展建設系統2019-2020年大氣污染秋冬季攻堅行動,督促各地落實建筑工地“六個100%”措施,在5000平方米以上土石方工作安裝揚塵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 | 制訂出臺《浙江省建筑工地揚塵控制規程》。深化開展建設系統2019-2020年大氣污染秋冬季攻堅行動。督促各地開展國家環保督察施工揚塵問題整改。對各地執行重污染天氣揚塵控制應急行動方案、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行動、開展施工揚塵日常監管情況進行督查檢查。 | 馮 峰 | 工程 |
質量 | |||||
安全 | |||||
監管處 | |||||
進一步加強道路清掃作業管理,按標準實施道路噴灑和沖洗,減少二次揚塵。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和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 | 到2020年底,設區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5%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杭州、寧波等市的重點區域要顯著提高。 | 趙秋立 | 城市 | ||
建設處 | |||||
八 | 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 | 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系統、太陽能光熱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和地源熱泵系統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到2019年底,全省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達到95%,繼續領跑全國。 | 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系統、太陽能光熱系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和地源熱泵系統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擴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到2020年底,全省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達到96%。 | 江勝利 | 科技 |
設計處 | |||||
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裝修,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23%。 | 深入推進建筑工業化,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 | 施衛忠 | 建筑 | ||
市場 | |||||
監管處 |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