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獲悉,10月8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特許經營人發布采購成交公告,鵬鷂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獲該項目一、二標段。
項目概況
據悉,鵬鷂環保與碧水源的中標金額分別約37.94億、51.34億,項目總中標金額高達89.28億。項目的成交結果與評審情況具體如下:
9月20日,該項目發布競爭性磋商公告,根據公告顯示,項目詳情具體如下:
建設地點:哈爾濱市區、松北區、呼蘭區、阿城區、尚志市、延壽縣、木蘭縣。
標段劃分:項目分為兩個標段,標段一含9個子項目,投資估算約9.31億元;標段二含6個子項目,投資估算約11.12億元。
采購數量、簡要技術:
一標段:
二標段:
合作期限:
(1)32年,其中建設期自《特許經營協議》生效日起2年,運營期自竣工日次日起30年。
(2)16年,其中建設期自《特許經營協議》生效日起1年,運營期自竣工日次日起15年。
回報機制:本項目的回報機制為“可行性缺口補助”,并由財政部門納入預算內支出,其中向居民及非居民收取的污水處理服務費,由政府代收,實行收支兩條線。
完工驗收及交付標準:符合國家行業現行相關質量驗收標準及《特許經營協議》的規定。
同是10月8日,鵬鷂環保發布《關于哈爾濱市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特許經營人采購 成交結果公示的提示性公告》,鵬鷂環保表示,公司中標的標段一投資估算約9.31億元,占公司2018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 120.64%。若公司能夠簽訂正式項目合同并順利實施,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由哈爾濱市放眼整個黑龍江省,3月17日,黑龍江放出全省范圍內的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征集意向投資者公告,項目分布在全省76個縣級以上城鎮、123個重點鎮(包括100個國家級重點鎮、12個流域類非重點鎮、11個呼蘭河綏化段重點流域鄉)、其它建制鎮。
5月22日,該項目發布競爭性磋商公告,選取具備入圍資格的投資人負責黑龍江省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投資、建設、運營。項目分為三大包,具體如下:
6月3日,該項目發布成交公告,龍江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鵬鷂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成為項目的中標社會資本方。
小編專門向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進行了確認,文章開頭所述的“哈爾濱市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特許經營人”正是黑龍江全省打包項目中的中部包,由鵬鷂環保和碧水源分得一二標。
整體打包成趨勢?
小編注意到,整體打包的項目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黑龍江的環保市場中。4月21日,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發布招商公告,項目包括黑龍江全省13個市(地)所轄行政區范圍內的區、縣(市)、鎮、鄉村等,合作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兩個領域,總規劃投資額84.76億元(參考閱讀:整體打包!黑龍江13市(地)61個固廢治理項目招商)。
6月3日,該項目發布成交公告,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成為中標的社會資本方。
無論是黑龍江省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投資人還是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為何采用整體打包模式進行招標,為何是三家企業一起中標?每個分包會采取哪種運營模式?以后是否會成為多地主流?帶著這幾個疑問,早在6月初,在黑龍江省城鄉固體廢物治理整體招商合格投資人采購項目發布成交結果公告之時,小編特地咨詢了上海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監陳偉和清華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行業發展部部長劉世堅。
陳偉表示,近幾年,優質項目和大項目多已名花有主,處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單體規模小的項目難以吸引優秀的社會資本參與。黑龍江省把全省近中期規劃項目進行統一打包招商有多重利好:第一,整體打包可以形成明顯的規模效應,相比各個項目分別招標,可以吸引更多、更優質的社會資本前來投資;第二,整體招商方式對于黑龍江省政府來說,也有利于其對全省項目進行統籌管理,降低交易成本;第三,在規劃階段啟動按區域劃分地整體招商,還有利于社會資本提前介入,對未來建設方案進行統籌優化。
同時,在其它經濟欠發達省份,政府以統籌規劃、整體打包招商再進行分標的模式不失為一個可行的選擇。
針對中標結果,陳偉表示,該項目的中標企業雖然已鎖定中國環保、光大國際和瀚藍環境三家企業,但項目涉及領域多,地域廣泛,具體項目分包的社會資本最終結果還不定,各地政府會根據項目需要裁定最終的社會資本。
除中部包落在碧水源和鵬鷂環保手里以外,想來黑龍江省城鎮污水處理整體招商項目中的東部包和西北部包的社會資本雖然已鎖定龍江環保、碧水源和鵬鷂環保,但結果也有待最后敲定。
而針對黑龍江固廢治理整體招商項目的運營模式,劉世堅表示,PPP這幾年大干快上,大量非經營性項目采取PPP模式實施,擠占了市政環保項目的財承空間;但和PPP相比,傳統的特許經營模式可能可以更好地滿足地方政府的剛性發展需求。所以,在PPP跑道持續收窄之際,地方政府勢必跳出PPP的框架,為市政環保項目的投融資尋找新的出路。而在相關政策環境、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環境尚未完全明晰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轉向此前的熟練操作模式(招商+特許經營)是不難預見和理解的做法。
劉世堅表示,特許經營模式的優勢在于無需受制于PPP的一些剛性約束,而且還有部門規章(如126號令、25號令)、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作為合規依據,比較容易受到投資人和金融機構的認可。同時他提出,特許經營模式也更加適用于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具有穩定現金流預期的行業。
身為黑龍江省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投資人中部包的“哈爾濱市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整體招商”的運營模式正是采用了特許經營模式。
黑龍江省水務、固廢兩大領域整體打包項目大單的釋放,不難看出其為解決環境問題所下的堅定決心。兩大項目后續結果和進展,中國水網將持續跟蹤,歡迎關注。精彩值得等待~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