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七十周年
為了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七十周年,中國水工業學會給水委員會委員、山西省工程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山西省鍋爐水處理學會副理事長、太原智林節水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崔玉川在耄耋之年寫下了自己跟隨共和國向陽成長的幾十年歷程故事,講述了自己與環保事業的結緣與奉獻。
我屬狗,1934年生,晃忽間我已進入耄耋之年了!
我出生在豫西山區一個貧窮農村,應屬“山里娃”。慶幸的是,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1949年,我開始上了初中,然后又上了高中和大學。1960年大學畢業后參加了工作,于1996年退休至今。算起來前后也整整70年了,這也是我隨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70年!
我這一生,除了作學生上學,就是當老師教學。自1960年參加工作至1996年退休,在一處做了35年大學教員。其間雖工作平凡,成績平淡,忙碌而無大的作為,但可聊以自慰的是我都在盡力去干。如今80多年過去了,憑心而論,自己除做了不少小事、常事、傻事和錯事之外,也還做了一些有一定意義和價值的正事和好事。
下面,我想把我上學時、上班中及退休后我的主要作為,只從正面擇優,做個簡要的小結彙述。
崔玉川
一、當學生努力學習 全面發展
從初中、高中到大學,我都享受國家給予的“人民助學金”。這是我終生難忘的恩德,也是鞭策我努力學習、積極上進的力源。同時,也使我暗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立志成材,將來回報國家、人民、社會及親人。
我尊敬師長,視老師為父母,聽老師的教誨;視同學為兄弟姊妹,在生活與學習上真誠幫助和鼓勵。我相信有天才,但我不是,只能靠勤奮努力和認真踏實。學生時,課程雖有愛好但不偏科,聽黨話走“又紅又專”的道路。從中學到大學,從入團到入黨,在我的鑒定意見中,幾乎都有一條“能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評語。力爭課程成績優良、做到體育鍛煉達標,我曾是校級長跑運動員。受到過一些表揚鼓勵和表彰獎勵。在大二時(1956年11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大三時(5年制)被學校選拔保送到國內一流大學,改學一個新的專業,畢業后返校作教師任教。
我深深認識到,學校是造就人才的圣地和熔爐,學生的天職是接受教育。教育孕育知識,知識鑄造本領,本領能產生力量和財富。知識可以改變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二、作教師忠于職守 勤奮工作
我于1960年給排水專業畢業后,一直在本校從事教學、科研及教學管理工作,直到退休,共計35年。其中的前25年,主要從事本科生教學工作及科研工作;后10年又增加了研究生教學和系行政管理工作,每年都超額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我于1986年晉升為副教授,1991年晉升為教授。講過5門專業課,先后給15個年級本科生直接代課教學,為省內外多個相關大專班和短訓班上課,學生總數逾千人。1986年--1996年的十年中,共帶過6屆13名碩士研究生。
我先后擔任過土木系教學秘書,給排水教研組副組長,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副主任,環境與市政工程系主任,以及全國高校給水排水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排水學會理事,山西鍋爐水處理學會副理事長,太原市政府清潔生產領導組專家委員會副組長,太原智林節水技術研究所所長等。
崔玉川
我的主要學科研究方向為“水質處理理論與技術”和“城市與工業節約用水技術與管理”。在退休前后,共主持或參加完成14個科研項目(含退休后5項),其中2項為國家技術攻關項目子課題,3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先后在4個出版社共主編出版專業著作25本(退休后19本)總計1050余萬字;撰寫發表學術論文45篇(退休后23篇)。同時,在城市與工業節水方面作出較好成績:在我國較早出版城市節水專著(1986年1月),成立城市節水研究所(1986年6月),為大學本科開設城市節水選修課(1989年6月),招收培養節水研究生(1993年8月),以及主編出版城市與工業節水手冊(2002年2月),填補了“手冊”類中的空白。
曾3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和優秀黨員,榮獲山西省節水先進工作者稱號2次,被太原市評為環保先進工作者1次、節水先進工作者6次。1993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證書”,2000年被建設部科技司和全國給排水學會確認為“中國水工業有影響的專家學者”,2017年榮獲“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獎”。
三、退休后量力作為 充分發揮余熱量 積極貢獻正能量
退休即退下工作崗位,休身安度晚年。此時應確保健康第一,量力作為行事。
我自1996退休至今,已23年時間了。頭5年中,在專業技術方面,主要從事主持和參加評審工程建設設計和科研課題鑒定工作;指導15名研究生畢業;完成數個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參加省內外的專業會議。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在技術上主要從事編寫專業論著;撰寫學術論文;制訂地方有關技術標準。還擔任本校三本學院的教學督導工作5年;促成并管理“進強給排水獎學金”工作,以及應邀參加省內外的學術會議。
在上述技術成果中,退休后在3個國家級出版社主編出版專業技術書籍19本(計854.5萬字),占76%;撰寫發表論文27篇,占60%;完成5項科研項目,占35.7%。另外,從教后在1986年--2019年的33年中,共主編著作25本,而退休后實際上是在2002年--2019年的17年中就主編著書19本。同時,主審專著兩部,主編省級地方技術標準兩個。在我入黨60年的2016年的一年內,主編著書4本。然后在2018年和2019年,每年又各主編出版1本書(均為第三版,字數均在64萬以上)。特別是“水處理設施設計計算叢書”(共5本),其中2本為第二版,2本為第三版。由于這些書的內容新穎實用,已成為水質處理、污水處理回用和水環境保護設計方面的專著和重要工具書,受到讀者由衷喜愛,得到同行專家一致稱頌,贏得了“高產人物”的美譽。
通過合作著書,不僅可使中青年人的專業知識得到提升,也使其寫作能力與嚴謹作風得到提高。在實際合作的40多人中,升做主編的8人,升做副主編的12人,16人晉升了高級職稱。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