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高級工程師蔡勝,與白云區水務局主要領導及相關業務負責人,來到白云區機場路與齊富路交叉口,考察北京恒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恒通環境)蕭崗北涌下水道清淤機器人項目。
恒通環境下水道機器人研究院院長甘俊,現場介紹了恒通環境箱涵清淤機器人的清淤工法與項目實施情況。他表示,恒通環境下水道清淤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實力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用清淤機器人替代人工進入城市地下的排水管道,可以在不截流、不開挖、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進行管道清淤,還能實現高強度連續作業。白云區領導對恒通環境機器人智能清淤表現出濃厚興趣,認為這是城市排水管網清淤工作的突破,也是環保產業的突破。
廣州白云區副區長蔡勝(左5)考察恒通環境機器人清淤
恒通環境蕭崗北涌機器人清淤工程,全長近800米,平均泥深約80cm,總計淤泥量約2700m3。蕭崗北涌毗鄰機場路,地處交通要道,渠箱內垃圾較多,給清淤工作造成了不少麻煩。為保障機場路行車順暢,恒通環境特別協調了交通疏導員,在保障清淤機器人作業的同時,力保障機場路的道路暢通。
恒通環境近年自主研發了以箱涵清淤機器人、圓管清淤機器人為代表的下水道清淤機器人產品。其中,箱涵清淤機器人已經推出第四代機型,它采用模塊化設計,可針對城市排水管道的不同工況,選裝不同類型的履帶底盤和前部工作裝置。這使得國產下水道清淤機器人更為智能化、適用性更廣,甚至可以應對底層沒有硬化的排水箱涵和小型明渠。在清淤的同時,通過箱涵清淤機器人自帶的檢測模塊,還能探查箱涵破損以及污水排放口的情況。它實現了“人不下井、水不截流、路不開挖、泥不落地”,同時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
恒通環境圓管清淤機器人,可以適應直徑1500mm以上的所有圓管,能夠根據管涵水位和淤泥類型,搭載攪吸泵頭、真空吸頭、高壓水沖頭等多種工作部件,配合陸上脫水裝置,基本可以滿足市政行業所有排水管道的清淤作業,為城市排水管網健康運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我國城市排水管道總長達63萬公里,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9.24%,是2010年的1.7倍,但受污水腐蝕、污物沉積與荷載等影響,管網破損、滲漏、淤堵、錯接等問題普遍存在。“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排水管網建設、管理不善,容易引發城市內澇與黑臭水體外源污染問題。恒通環境提出“排水管網四位一體建設及專業化運維管理”方案,可打包提供管網普查溯源、管網清淤、管網修復、管網大數據及運維管理服務,實現對市政排水管網全生命周期的建管并舉,同時抓住了黑臭水體外源污染治理的痛點,有助于切實提升城市的水環境質量。
相關新聞:
恒通環境排口溯源機器人亮相 2019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