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大概有18宗股權并購案。去年金融緊縮、PPP規范影響下,今年以來已出現不少上市公司股權被買賣的情況, 3、4月份處于集中期。
E20研究院數據中心系統梳理了從年初至今的非關聯性質的環保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案,并通過短文分析形式,試圖部分識別環保上市公司收并購所傳遞的風起云涌。
將失敗交易、關聯交易以及與環保并無直接關系的購買土地使用權等排除在外,年初至今大概有18宗股權并購案。與往年上市公司收并購股權交易不同,這幾月的股權交易很多發生在上市公司主體股權被買賣的情況,而非之前上市公司作為買賣主體去市場挑選收并購對象。去年金融緊縮、PPP規范影響下,今年以來已出現不少上市公司股權被買賣的情況, 3、4月份處于集中期。
有買有賣
30%以上的交易案為出售股權,接近70%交易案為股權收購。其中碧水源、清源環境、興源環境還有康達國際的股權出售尤其引起業界關注。碧水源被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71%,并成為第二大股東。出售股權的另外一種類型:如去年以來一直被負面纏身而紛紛傳出在尋找買家以緩解短期資金壓力的安徽盛運將其下屬固廢公司出售給另外一家安徽本地上市公司。
收購股權多為夯實主業
從股權收購中可以看到,近七成股權收購為上市公司夯實主業而近三成則在完成橫向業務拓展。其中,水務領域發生收并購近一半為橫向拓展,伴隨傳統水務市場飽和,地方屬性的上市公司業務向兩個方向延展分化,一是在主營業務線上繼續深挖,另外一個則是突破現有業務鏈條,不斷豐富業務覆蓋面。
環衛危廢監測成橫向拓展熱點
在股權收并購中,盡管上市公司并購標的各式各種,然而在橫向拓展中環衛、危廢、監測成為熱門行業。伴隨水務固廢市場的逐漸飽和,環衛危廢成為業內企業的新業務拓展方向。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