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工作模式上,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替代地方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主要是幫助查找問題,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不干預當地正常工作程序,而是督促落實,幫助地方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整改銷號。不打擾地方同志工作安排,自行安排吃、住、行,相關費用由生態環境部統一協調解決,原則上不增加地方的工作和經濟負擔。
第四,在工作管理上,實施“三個統籌”。即,建立統一的強化監督幫扶工作機制,統籌調度各現場工作組,統一任務要求;統籌協調各相關司局單位,形成合力;統籌信息匯總和發布,建立問題曝光和信息公開制度。
第五,在工作要求上,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協調好工作組與地方政府及部門的關系,發現問題以獨立工作為主,解決問題以推動地方為主。二是處理好強化監督與定點幫扶的關系。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三是落實好廉政紀律和作風建設的要求。把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融入和貫穿到強化監督的全過程,并全員覆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強化作風建設。
澎湃新聞記者:當前,長江總磷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今年1月印發的《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出,要推進“三磷”綜合整治,請問將如何開展這項具體工作?
曹立平:“三磷”整治是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和產業布局因素,長江經濟帶集中了我國大部分磷化工產能。湖北、貴州、云南、四川、湖南、重慶、江蘇等7省市都集中了大量的磷礦和磷化工企業。由于一些地方和企業發展粗放、環境管理滯后,對長江水環境,特別是產業相對集中的區域造成一定的影響。
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主要目的是防范環境風險、促進達標排放、推動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大體可以概括為三個重點,五個階段。所謂“三個重點”就是指磷礦、磷化工和磷石膏庫的整治工作,“五個階段”即查問題、定方案、校清單、督進展和核成效五個階段。一是查問題,即組織“三磷”問題的排查,掌握問題清單,梳理行業特點。二是定方案,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形成整改臺賬,分類開展整治,推進整治任務。三是校清單,開展強化監督,進行查漏補缺。四是督進展,督促推動整改。五是核成效,核查驗收“三磷”專項整治的成效。
前期,我們掌握的情況是,長江經濟帶地區大約涉及834家企業,目前正在組織地方開展自查,核查基本情況,現在看,企業實際數量要超過這個數。總體安排上,今年先行完成黃磷企業環境整治。磷石膏庫情況較為特殊、差異較大,客觀上整治難度也較大,需要針對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推動整治工作。通過以上方式,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摸清“三磷”的數量,消除重大環境隱患,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長江修復攻堅戰奠定好的基礎。
中國海洋報記者:渤海綜合治理和長江保護修復備受社會關注,生態環境部日前開展了渤海入海排污口以及長江入河排污口的核查工作,請問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曹立平:長江入河排污口、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這項工作我們也稱之為“兩個口子”的排查整治。部黨組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將其作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當頭炮”、“牛鼻子”。具體來說,主要是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四項任務。目前,排查工作進展是比較順利,按照既有的部署正在開展相關工作。這項工作在整個長江保護修復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起著基礎性、決定性、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從“點”上來看,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前段時間,我們組織在江蘇泰州、重慶渝北區(以及兩江新區嘉陵江段)和河北唐山黑沿子鎮開展了試點排查和實驗性排查工作。按照部署,這次排查與以往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只要向長江、渤海排污的“口子”都要應查盡查。這種要求與以往對排污口的管理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重點關注是規模以上的排污口,我們這次堅持“有口皆查”,只要有水流的“口子”,我們就要查。同時,這次排查工作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
具體工作中,我們采用“三級排查”的方式。第一級排查用無人機,排查疑似排污口;第二級排查是組織人工現場核查,對各類排污口逐一排查,登記確認;第三級排查是對疑難問題和隱蔽盲區進行重點攻堅,查漏補缺,全面建立排污口名錄。
從試點情況來看,入河(海)排污口有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多。排查的“口子”與以往地方掌握的數據差距很大,應該說是一個數量級到兩個數量級的差別。當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次采取的是全口徑排查,認定的標準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二是分布廣。沿江沿海地區既有工業園區、化工企業、港口碼頭,也有城鎮小區、農田村莊、施工工地,排污口形態各異。有的排污口沒有正規排水管道,有的埋在垃圾堆里面,還有一些污水直接沿河排放。三是隱蔽性強。這次排查發現不少“非典型”的排污口,隱蔽性很強。有的排口藏在草叢里、橋梁下,很難發現。比如,我們在試點排查中,通過無人機飛行,發現了一些排口,后來再進行三級排查,用無人船聲吶技術、無人機紅外探測,又發現了一些水下的口子,其中有一個排污口,當地政府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建的。
其次,從“面”上看,一方面我們主要抓排查整治的標準規范,推動形成一整套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程序方法和工作模式。目前,一批技術規范已經陸續出臺。支撐整體工作的排查APP系統已開發完成,并在實際排查中啟用。無人機航測技術規范已經印發,資料整合技術指南、現場排查工作要點、排污口監測工作指南等規范也在加緊制定。此次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是把規范要求全部制定好才開始,可這次是全新的工作,我們先通過試點制定規范,進而指導全面的工作。
另一個方面,沿江沿海地區都在行動,積極開展排查工作。我們召開了渤海入海、長江入河排污口的工作啟動會,“兩個口子”涉及15個省(市)、76個城市具體實施方案都已經明確,細化了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經費安排,全面鋪開了排查工作。有些地區,像煙臺、大連等城市,無人機航測工作即將開展。在排污口排查的過程中,相關的整治工作也在同步進行。比如,重慶市先行先試,在排查過程中,同步開展打擊偷排偷放專項行動,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