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至9月15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西藏自治區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18年1月3日反饋了督察意見。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政治檢驗,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要政治擔當,作為構筑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西藏建設的關鍵舉措,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堅決有力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截至2019年3月,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全區45項整改任務、179項具體措施基本達到整改目標,其中2018年12月底前應完成的28項整改任務、90項具體措施基本整改到位;應于2019年和2020年完成的14項整改任務、24項具體措施按照序時要求積極推進;需要立行立改和長期堅持的3項整改任務、65項具體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堅定政治自覺,扎實推動整改工作
自治區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西藏沒有任何特殊性的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治邊穩藏重要論述,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作風,全面實施整改、系統推進整改、從嚴從實整改。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同志任組長、自治區主席齊扎拉同志任常務副組長的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省級領導同志督察指導地市、行業部門環保整改工作機制,區黨委統一安排8位常委同志率隊對各地各部門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行集中專項督察。各地各部門同步建立“首長負責制”,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作為“一把手工程”,層層分解任務,逐級壓實責任,有效形成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抓總、分管負責同志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區市縣三級聯動的整改落實機制。
加強統籌部署。認真研究制定《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細化分解45項整改任務和179項具體措施清單,明確整改目標、時限、措施、責任單位和督導單位。區黨委常委會會議、區政府常務會和專題會議多次研究部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及時召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進行系統安排。
加強督查督辦。建立問題整改“限時辦結制”、“辦結銷號制”、“預警督辦制”和“提醒催辦制”,全面實行掛圖作戰、掛圖督戰,嚴格實行清單化調度機制,全程跟蹤監督整改進度,確保定期交賬。研究制定《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問題銷號工作規范》,加強整改質量管理、程序管理和臺賬管理。強化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自治區“一臺一報一網”刊播相關報道558條,有力營造整改監督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形成上下協調、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的督查督辦體系。
加強執紀問責。對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移交的7個生態環境損害問題進行專案盯辦。第一時間成立責任追究組,對移交的問題線索仔細分析研判,開展深入調查,逐一厘清責任,共對83人進行了追責問責,其中,廳級14人、處級39人、科級以下3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共39人,誡勉談話43人,其他處理1人。區紀委監委出臺《關于加強環保整改監督問責方案》,對各級各部門整改工作進行全程監督。
加強機制建設。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為契機,始終把整改工作作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切入點,貫穿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過程,積極開展了一批行業性、領域性集中整治行動,大力實施了一批區域性、流域性綜合治理。堅持突出當前,注重長遠,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出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等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制度方案,全區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健全完善。
二、科學精準施策,堅決完成整改任務
自治區黨委、政府聚焦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緊盯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工作強度、惠民廣度,對標對表,綜合施策,不折不扣推進各項整改任務落實。
針對“貫徹落實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不夠有力”問題。區黨委書記吳英杰同志、自治區主席齊扎拉同志多次主持研究部署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重要指示,以構筑穩固的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不斷優化國土空間開發布局,大力實施生態工程建設,著力推動綠色發展,全面深化環境污染防治,持續鞏固生態環境質量。
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不斷壓實。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納入各級各部門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考核監督體系,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更加明確。持續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學習、教育、宣傳和引導,生態文明學習教育形成常態,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圍繞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以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為根本,全面推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區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持續良好。2018年,全區7地市環境空氣質量平均優良率達98.2%。22個國控地表水全面達到考核要求,雅魯藏布江、怒江、羊卓雍措等主要江河湖泊水質保持在I或II類水域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良好,無黑臭水體。全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生態安全屏障重要地位不斷鞏固。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啟動“三線一單”編制,國土空間布局更趨合理。深入實施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嚴格落實生態補償政策,積極開展生態示范創建,生態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建設,積極發展生態旅游,全力推動綠色工業規模發展和綠色礦山建設,強力推進節能減排,綠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加強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與管理,建立協調聯動機制,開展“綠盾2018”和河湖濕地專項整治行動,生物多樣性資源有效保護。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