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工作要點的通知

時間:2019-04-02 14:10

來源:陜西省生態環境廳

評論(

25.加強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量以2013年為基數繼續削減3%。動態更新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并向社會公開。嚴格執行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26.有序開展土壤污染治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效果綜合評估試點。推進潼關縣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開展化工行業等典型污染源周邊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工作。

27.強化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監管。優化升級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開展農村廢棄農藥包裝物、廢舊電池等社會源危險廢物回收試點。編制完成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實施細則,按時序推動落實。持續開展“清廢”行動,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推動“無廢城市”試點建設。

28.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情況調研。對農村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和畜禽規模養殖場排污口的水質開展監測。完成258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七)大力實施污染源綜合治理。

29.落實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加快排污許可證核發,對照分類管理名錄,覆蓋涉及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所有重點行業。強化持證排污管理,逐步建立排污許可證后監管體系,開展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執法工作。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征收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

30.實施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加快陜北地區10-30萬千瓦煤電機組和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關中地區2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清潔化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

31.加大“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力度,加快“散亂污”企業清潔化改造和搬遷入園工作步伐。年內完成已排查出尚未整治到位“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動態管理機制,以“污”為主實施分類處置。

32.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組織開展重點控排企業碳核算、核查工作,審查第一批68家電力企業碳配額發放登記。組織開展省級及各市區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篩選確定第二批低碳示范單位。

(八)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安全保障行動。

33.強化環境風險排查整治。持續開展陜北地區原油管輸、尾礦庫、危險廢物產生貯存等領域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啟動市級行政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和流域環境風險評估工作。在榆林、韓城開展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試點。

34.持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深入開展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完善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和危險放射源在線監控及預警系統建設,強化輻射事故應急管理。高質量按期完成伴生放射性礦普查目標任務。

35.加強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完成省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強化應急業務培訓,完善應急專家隊伍建設。建立企業應急物資生產、儲備,專業人員以及救援力量管理體系。

四、保障措施

(九)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執法。

36.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繼續督辦落實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對目前未完成的問題加快督辦落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編制、責任追究問題處理和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37.深入開展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強化第一輪省委環保督察整改督辦落實。向第一批3個市反饋省委環保督察“回頭看”意見并督促整改,組織開展第二批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

38.開展生態環保專項督察。圍繞藍天、青山、碧水、凈土保衛戰,針對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惡化、重大生態破壞問題等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集中解決突出問題。

39.及時督辦落實重點環境案件。對中、省領導批示,新聞媒體曝光的重點環境問題以及群眾反復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進行快速督辦落實,回應關切。

40.健全生態環境執法機制。完善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繼續推進環境執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健全配套制度及機制。規范執法行為,細化自由裁量權,強化服務引導,促進企業自覺守法。

41.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統籌安排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嚴重違法行為、“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等執法監督工作。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手段依法從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

(十)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創新。

42.協調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穩妥實施生態環保綜合執法改革、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完成生態環境督察機構設置、市級環境監測機構轉隸、市(區)生態環境部門領導干部管理體制調整等工作。建立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隊伍,加強區縣級環境執法能力建設。

43.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編制市場監管清單,做好取消下放行政許可事項有關工作,研究制訂助推自貿區發展工作措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全面取消環保驗收許可。

44.強化環境科研支撐。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前瞻性研究,深入開展全省重點河段水污染問題解析及防治對策、關中地區重點城市大氣污染“一市一策”等科研攻關,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十一)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制度。

45.完善地方法規標準。配合做好我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條例》的修訂工作。制訂發布《固體污染源廢氣超低濃度二氧化硫的測定》《餐飲業油煙工程技術指南》《水質氯化物的測定》《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環境治理方案技術評估導則》《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質量管理技術規范》等5項地方標準。

46.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研究制定相關配套制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力量建設,建立相應的鑒定評估管理與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及運行機制。積極開展案例篩選和索賠實踐。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