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在“舍”與“得”的平衡中,看遂寧城市發展

時間:2019-04-01 13:3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全新麗

評論(

2015年,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組織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進入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范圍,其中包括四川省遂寧市。

經過三年的建設,古老而嶄新的遂寧市又有新的變化。西部水都、綠色水城、會呼吸的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樣板,這是遂寧市的新標簽,當舍與得的辯證關系遇到城市建設的大命題,遂寧市給出了新答案。

1554096941850874.png

什么是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個形象的比喻,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也就是說,城市像海綿一樣,降雨時,能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干旱缺水時,則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到城市規劃、工程技術等復雜內容,這說明我們國家在城市建設方面、在水與城市關系的認知方面進步了。

傳統城市的建設模式是粗放式、破壞式的,海綿城市則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很低,因此海綿城市建設在某些時候也被稱為低影響設計和低影響開發(LID)。

低影響開發的概念早于海綿城市的概念,是一種基于生態的雨洪管理方法,傾向于利用植被網絡等軟質工程來管控、處理區域內雨水徑流。低影響開發是利用滲透、過濾、儲存、蒸發、蒸騰等生態過程來維持場地開發前后的水文平衡。

但是,低影響開發和海綿城市是不同的,后者更有城市整體角度。

遂寧海綿城市建設的“舍”與“得”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具備一定的生態彈性,這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目前遂寧通過工程改造已經實現了這個目標。

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舍棄原來城市開發、城市道路的理念,和具體做法,比如不考慮材料的滲水性。

海綿城市建設的起始階段,為使參與者熟悉低影響開發,通常有必要實施一些示范性項目。項目建成后,則需要落實配套的維護系統。

育才東路復豐巷小區,是遂寧地勢低洼老舊小區之一,雨污不分,排水不暢。在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該小區納入首批重點改造計劃,2016年3月開始建設海綿小區,6月19日完工。從開建之初有人抱怨“瞎折騰”,到建成后小區居民專門辦了一場壩壩宴來慶祝,該示范項目既獲得群眾廣泛贊譽及支持,又吸引了社會資本的關注。

這些試點項目,道路路面等使用透水混凝土,不同區域有不同強度,再通過道路改造,雨水通過特定的管道引入海綿設施,經過處理后進入河流。

停車場路面使用透水磚,下面則是雨水調蓄空間,經過這樣的設施處理,哪怕是下大雨,路面也不會技術,普通的雨量,路面都是干的。

“舍”掉舊理念、舊做法的過程也是“得”到新城市面貌的過程。

市民對于遂寧海綿城市建設的感受,更多是直觀而具體的,如:路平了、材質顏色變了、下雨不用淌水了,城市變得更美了。而這些直觀感受的背后,卻是遂寧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核心技術上的不斷突破與創新。

遂寧自然生態本底還是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城市綠地、水面等還是很寶貴的資源。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遂寧市將十年前的荒島變成了現在美風光旖旎的濕地生態公園。

濕地和小區改造、道路改造一樣,也是單體“海綿”項目,但它對城市別有一番意義,從自然岸線到鎖水濕地,形成了城市的“天然氧吧”,也是不可多得的景觀。

今天的遂寧,既有“大海綿”,也有“小海綿”。

“大海綿”是通過城市藍線、綠線的劃定,對城市的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要素實施保護和修護;“小海綿”是對建筑小區、市政道路、公園廣場等實施源頭減排。大小海綿相融相促,努力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遂寧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不光看重城市規劃建設,還重視老百姓人文素養的提高,重視環境育人。

畢竟海綿城市的建設光有政府的決心還不行,必須得到全社會的支持。除了鼓勵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普通市民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少,如路邊小餐館,不隨意向下水道傾倒泔水,可減少對地下、河流的水體污染;再比如,如果管道沉積物多了,雨水口就會被堵塞,不亂扔垃圾一個看似細小的行為也是對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

建設海綿城市,成就未來之城

從我國2015年正式啟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到目前,試點城市數量已經達到370多個,在應對水資源挑戰、提升雨洪管理、緩解城市“看海”等方面成效顯著。

除了遂寧這樣已經初見成效的城市,還有北京開始了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的海綿城市建設,上海啟動了16個市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

城市水環境體系是由多個水系、排水系統、綠色生態設施所組成的,采用局部性的解決方案較難對整體環境進行長遠規劃。因此,向系統化的頂層設計轉型能有助于全面控制水質、并預防潛在風險。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傳統排水設施的處理能力已達到極限。因此,如何將集中的大規模排水設施分散,對雨水進行就地收集和凈化非常重要。

海綿城市依靠城市自然環境綜合利用各種措施吸收、存儲大氣降水和地下水,進而緩解城市的內澇問題。讓城市“彈性適應”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不僅能恢復和保持城市內部的水系統,更能讓原有自然生態系統得到保護,重視城市系統的自我調節;海綿城市徹底摒棄了“快排式”傳統的排水模式,在城市排澇過程中始終堅持“滲、滯、蓄、凈、用、排”的六字方針。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