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粵海水務聯合E20環境平臺共同編寫的《水安全報告(水質監測篇)》,在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正式發布。報告基于粵海水務行業領先的水質監測技術經驗,分析水質監測的具體應用、行業分析、市場空間,探討水質監測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水安全,并給出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建議。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之一,其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水質監測是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第一步,只有充分掌握原水水質信息才能夠更快更好地發現并解決污染問題,維護水資源可持續發展。但目前存在水源地水質污染、管網老舊和突發水質事件頻發等問題,供水安全受到各種威脅,而水質監測則是保障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粵海水務聯合E20環境平臺共同推出《水安全報告(水質監測篇)》。
報告分析了關于水質監測的相關政策和現狀,指出現階段我國水質監測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以粵海水務為例,從“科學先進的監測技術為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立體實用的監測體系為水安全提供全面支撐、綜合高效的運營管理為水安全提供實力后盾”等方面,探討水質監測如何更加有效地保障水安全。“粵海水務始終將水質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們擁有專業化的水質監測管理團隊,依托差異化檢測能力和科學先進的管控手段,全方位保障用水安全。”粵海水務總經理譚奇峰表示。
粵海水務建立的水環境監測中心具有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CNAS),監測能力除覆蓋國內地表水、飲用水和污水三大水質質量標準之外,還包括水體異味物質、環境雌激素等,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發達國家水質標準的檢測指標,檢測能力超500項,已屬于國內領先水平。同時,中心還參與了多項地方標準和協會團體標準的編制,引領行業發展,如粵海水務編制的廣東省地方標準(《水中6種環境雌激素的同時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和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團體標準(《生活飲用水消毒副產物氯乙酸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填補了國內雌激素水質檢測標準的空白、解決了行業內缺乏對水中環境雌激素準確定量分析的難題,彌補了現有氯乙酸標準檢測方法操作繁瑣低效的缺點。
粵海水務一直以來都致力于研究和保障全過程的供水安全,到目前為止,已連續5年聯合E20環境平臺發布有關水安全的專題分析報告,在行業內受到廣泛關注。
相關鏈接:《水安全報告(水質監測篇)》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