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還存在制約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一些瓶頸,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共抓大保護體系尤為必要”。在“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長江保護事業部主任趙友民分享了中國節能作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的主體平臺,全面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的一些經驗體會。
趙友民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步構建起以“節能、環保、清潔能源、健康和節能環保綜合服務”為主業的“4+1”產業格局,擁有500多家下屬企業,其中二級公司26家,上市公司5家,成為國內領軍的節能環保產業集團。
積極踐行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責任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
趙友民表示,中國節能充分認識到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共抓長江大保護,樹立堅決打贏環境污染治理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節能提升政治站位,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關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并貫穿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全過程;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五大關系的重大論斷,緊緊抓住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牛鼻子”
2018年5月,在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被明確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的主體平臺企業。為此,中國節能進一步統一思想,迅速成立領導小組,構建工作網絡,充分發揮主體平臺帶動作用和污染治理全產業鏈優勢,積極協同各方優勢力量,以創新投融資方式和治理模式為動力,以全產業鏈處理為重點,著力開展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的保護修復,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致力于使母親河永葆青春活力。
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瓶頸與應對
趙友民指出,當前存在制約長江經濟帶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一些瓶頸,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一直處于“小、散、亂”的舊局面;二是傳統的多頭治理模式往往造成系統間耦合度低;三是重復建設和資源損耗等?!敖ㄔO污染治理主體平臺,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共抓大保護體系尤為必要。”趙友民強調。
中國節能增強緊迫意識、積極主動作為,依托沿江11省市178家專業子公司的項目經驗和資源優勢作出先行性的貢獻。自主體平臺明確后,中國節能已與浙江省、衡陽市、麗水市、湖州市、咸寧市、徐州市、新余市等7個省市簽署了“共抓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
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經驗分享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中國節能在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趙友民總結為四點:
經驗一:長江大保護要從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的系統性出發,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
為此,中國節能選取了上游的畢節、中游的衡陽、咸寧和下游的湖州等城市作為試點城市。為他們制定了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系統實施方案,并積極推進一系列的綜合治理先試先行項目,切實提高綜合治理水平。
“咸寧、畢節靜脈產業園項目,通過集中處置、循環利用,實現資源的節約?!?趙友民介紹,“咸寧的智慧長江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湖州的環境監測系統等項目,助力實現沿江水環境、大氣環境、污染排放的智慧監管?!?/p>
經驗二: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形式嚴峻,迫切需要高效快速的解決污染防治低效問題,研究出“環境治理+綠色發展”的污染治理創新模式。
固廢領域,中國節能已探索出多種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的“臨沂模式”,依托遍布全國的多種固廢循環處置的靜脈產業園,綜合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污泥、建筑垃圾等多種固體廢棄物。同時,中國節能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協同處理的創新模式,致力于實現治理集約化和成本最優化,逐步在長江經濟帶建立污染綜合治理體系。
經驗三:長江經濟帶要實現生態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凝聚各方優勢的科技創新資源,打通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壁壘,全方位、立體式治理長江經濟帶污染排放。
為此,中國節能搭建共抓長江大保護科技創新聯盟,籌備建設固廢處理處置等領域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正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和長江委下屬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以及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在技術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共同解決需求迫切的技術難題。
經驗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要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踐行“清水綠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趙友民介紹,中國節能正在依托健康生態產品領域20余年的產業基礎和生態價值轉化能力,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機制體制創新研究,逐步打造國家級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通過帶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開發,助力形成產業的良性循環與自我發展,實現環保溢出效應的兌現。
開發合作 共建共享
中國節能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和共建共享的原則,致力于聚集整合各領域優勢力量,優勢互補,共同投入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領域。趙友民介紹,目前,中國節能已與浦發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斷深化合作,探索創新投融資模式;與中國咨詢、中國恩菲、E20環境平臺等規劃咨詢設計單位,與中國化學、中國鐵建等中央企業開展務實合作,合力提升區域污染治理水平。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