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環境產業告別了過去的高歌猛進,進入深水區,面臨新的變局。對此,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清華海峽研究院E20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兩山經濟》作者傅濤認為,環境企業必須要自強,通過技術、模式創新找到新的生存方式。環境企業應該如何實現技術創新?如何尋找新的生存方式?3月22日,在“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桑德國際有限公司總裁羅立洋與與會嘉賓分享了桑德利用技術創新內生驅動,構建共生型價值體系的經驗。
羅立洋
羅立洋介紹,每個企業都在建立自己的產業鏈、生態鏈,桑德也不例外,今年桑德提出了更大的、外向型的平臺。
經營環境的認知
2018年,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進入新常態。在環保督查的持續加碼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巨大的環境治理市場空間正在加速釋放。但受到去杠桿和規范PPP業務的影響,加之金融政策的收緊、資本市場一直以來持有的保守態度,尤其是民營企業造成了很大的重創。
行業在思考,桑德也在考慮。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三方主體,第一個是監管主體——環境管理部門,依法監管;第二個是責任主體,包含政府和企業;第三個是市場主體,包含央企、民企、外資企業等等。羅立洋表示,現在這三個主體的壓力都比較大,都不好過。如何應對這種環境呢?答案就是,要建立一個更大的價值體系,才能把整個行業的價值真正體現出來。
桑德生態體系及技術創新驅動
桑德堅持一貫的技術驅動。目前,桑德的業務涉及工業環境、市政環境、水環境、村鎮環境四大領域,再加上運維,構成了桑德的五大業務主體。
談到桑德在市政環境領域的發展時,羅立洋表示,“雖然很多人都說未來單個廠越來越少,但是我認為未來的空間還很大。桑德在北京有四個水廠,其中一個就是北京肖家河半地下全封閉再生水廠,采用桑德自主開發節能MBR等技術,在‘不停產、不新增占地、不降標’的情況下,將日處理規模由2萬噸提高到8萬噸,出水標準達到北京地標B,相當于類四類水標準。其余三個水廠按此標準正在建設?!?/p>
北京肖家河半地下全封閉再生水廠
羅立洋介紹,在工業環境領域,零排放、硬達標、園區源頭控制這些方面還有很多機會。桑德在工業園區這方面,一直堅持“五位一體”的模式——源頭治理、智能監控、梯級利用、智慧運營、生態融合。
在村鎮環境領域,目前桑德的業務涉及到一百多個縣、一千多個鎮、一萬多個村,服務人口超過一千萬。目前,鄉鎮污水處理的痛點是村鎮污水水質、水量排放差異大,而且分散,專業技術人員缺乏,運營管理難度大。針對這一痛點,桑德創新理念,開發了SMART-新麥田技術,而且,該技術在在村鎮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水環境領域難點比較多,如體量規模大、復雜程度高、影響因子多、建設周期長,考核難度大等。在這方面,桑德開發了河湖生態修復技術和水環境綜合治理全過程模擬評估技術。水環境綜合治理全過程模擬評估技術從前期的調研,整個項目評估,過程當中的修正,后期的跟蹤,有一套自己的模型。此外,針對管網問題,桑德提出了四位一體的系統解決方案,涉及到檢測、清淤、修復還有智慧管理。
??诿郎岷蛹吧称滤畮焖h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也是桑德的一個重要項目,影響也比較大。治理后的美舍河入選第十七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名錄,是國內第一批進入運營的水環境治理項目。 僅2017年2月以來,包括新聞聯播等媒體累積播報近二百次,省部級領導已現場視察20余次。2018年第一批專項督查,美舍河為治理良好河道,榮登“光榮榜” 。
在運維方面,桑德的存量比較多,也比較散,部分單個項目比較小,主要涉及到村鎮、市政還有管網,在運維方面用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運營技術。
構建共生價值體系
萬物互聯,一支獨大的企業不復存在,連接才是一切。羅立洋介紹道,桑德希望通過結盟與多邊合作,共同構建環保產業生態鏈的價值共生體。企業不能孤立的系統性解決問題,在環節中充分實現價值最大化,才可以高效解決系統性問題,降低經營成本。在生態化的產業系統中,具有技術優勢、資源優勢、投融資優勢、建設運營優勢等利益相關方共同打造利益共生體,在這個共生體中構建新的、不一樣的企業商業模式。大生態與小生態相互關聯,相依相濟構成有機整體,在合作開放共享的理念下實現經濟價值的共創共享、互補互惠。
一直以來,桑德都非常比較重視技術。但是,桑德的優勢卻不僅局限于技術,在行業認知引領、生態體系布局、品牌文化沉淀、運維管理經驗、內生的技術創新等方面,桑德也有明顯的優勢。
談到桑德共生價值體系愿景時,羅立洋表示,邊界也已打開,合作共生。桑德希望通過客戶的評價和信任,牽引或者協同多方利益,達到共識。同時對系統相關方結構重構,健全可持續生態系統。至于桑德的角色定位,則是利用技術創新優勢,在大的體系中充當重要角色。
桑德共生價值體系方向是專注技術驅動,多維共生發展。堅持專注、聚焦與價值創造,培養創造獨特價值的能力,成為具備牽引、協同和賦能型組織即共生型組織,構建更大的價值網絡,建立更多的深層關聯,增加公司的粘性。基于價值鏈的深度合作協同,共同構建產業生態鏈的價值共生體,在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多維生存。“我們自己也不希望單打獨斗?!绷_立洋說道。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