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是賽場,理想不容退場,事實證明蘇伊士集團不但沒有退出中國,反而抓住一切時機謀求更大發展。
未來危廢業務還要加速
這兩年,登場亮相后的蘇伊士新創建竭力提高固廢業務的占比,尤其看好危險廢物板塊,這也符合蘇伊士亞洲區首席執行官郭仕達的心中所想。
2018年9月,他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透露,目前蘇伊士新創建在中國的營收占比上,水務營收大概占比65%,剩下的35%是廢棄物。考慮到現在中國的發展機會,廢棄物業務增長比水要更快,未來4-5年力爭把比例做到一半一半。
在上海化學工業區,蘇伊士新創建除為園區提供一體化的高效水務管理服務外,還提供危廢和工業廢棄物處置服務
事實上,截至目前,蘇伊士新創建在內地的8個固廢處理項目中7個是危廢處置項目,多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僅在上海和江蘇就運營4個危廢項目,包括上海化工區建設的年處理能力達12萬噸的大型危廢焚燒廠。
2018年5月,在臺灣,蘇伊士新創建與可寧衛贏得高雄大發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雙方以13億元新臺幣贏得其危廢處理廠并由合作公司進行運營。這是蘇伊士目前在繼高雄仁武廢轉能項目以及高雄澄清湖凈水廠后,在臺灣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18年9月,蘇伊士新創建又一個危廢項目落地,與上海華誼集團簽署廣西欽州危險廢棄物處置項目,主要為廣西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危險廢棄物處置服務。項目為期50年,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年處理量為3萬噸,2018年開始動工建設,并將于2021年投入運營。
“2019年固廢項目還會再增加兩個,到今年年底,預計在中國的危廢項目將會達到8個,往后推進速度還會加快。”郭仕達說,在危廢領域,雖然集團已經具備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但中國本土企業成長迅速,要站穩市場,還要不斷創新研發。
以口碑攻市場,2018“水務+固廢”雙齊飛
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對蘇伊士新創建來說,2018年是各個板塊齊心開拓、努力奮進的一年,他們的工作身影活躍在“粵港澳大灣區”、常熟、泰州、深圳等地。
除了單體危廢項目的攻克,中國水網發現蘇伊士新創建在過去的2018年,憑借精湛的技術工藝、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口碑攻市場,斬獲的要么是區域綜合園區大項目,比如上升國家戰略的“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治理;要么與老朋友再續“環境緣”,比如與常熟政府接連簽訂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城東污水處理廠、固廢資源化項目;要么攜手石化行業大鱷,解決高難度的污水處理,幫助他們應對油氣行業的環境挑戰等。
在“粵港澳大灣區”,前不久,蘇伊士新創建成功拓展多個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項目,包括簽訂總投資1.9億元的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工業污水處理項目,贏得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優化、運營及保養項目以及澳門玻璃樽破碎設施的營運及保養項目。
在常熟,深耕十幾年,蘇伊士新創建成功趟出一條“供水+市政污水+工業水處理+固廢資源管理”綜合環境治理連環路線,是其他環境治理企業所不能及的。
據悉,蘇伊士新創建與常熟的合作始于2006年,由合作公司江蘇中法水務提供供水業務;2015年,又將合作范圍由供水擴展至污水處理領域,提供供排水一體化項目。
2018年,兩者合作進一步加強,關系更加緊密。4月,贏得常熟四座污水處理廠30年特許經營權;8月斬獲首個固廢資源化管理項目,對常熟江河天絨地塊的建筑裝修垃圾進行處置,9月拿下常熟城東污水處理廠30年特許經營權,真是在該地區大豐收的一年。
在泰州,2018年1月2日,蘇伊士新創建旗下泰州中法與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管委會簽署資產轉讓協議,在未來30年負責為整個園區獨家提供優質的工業污水處理服務。項目總投資為1.675億元,其中一期工程污水日處理能力達1萬立方米。
工業領域,蘇伊士新創建傾向于高鹽、高油、高污染的工藝復雜廢水處理,能夠實現技術領域的綜合覆蓋,滿足全方位的運營服務,石化行業頗有收獲。
2018年3月,蘇伊士新創建與海油發展簽署合作協議,這是在東方化工污水處理項目基礎上的進一步合作,未來著重推進開發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領域中有關水、污水、污泥、危險廢棄物和氣體治理的合作,包括工程建設、升級改造、項目的運營和維護以及裝備制造等。
在深圳,2018年1月,蘇伊士新創建攜手深能環保,在 30年合同期內,負責深圳市最大的污泥集中回收處置中心,這也是深圳的首個污泥能源回收及利用項目,日處理能力達800噸。
“供水+市政污水及管網+工業廢水+危廢項目+固廢資源化項目+污泥”,2018年,蘇伊士新創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華勾勒一幅龐大進軍路線圖。
在中國,為中國,整合后的蘇伊士新創建再出發,正以新的技術和模式創新引領這個行業!
產業寒冬下,身為水務領跑企業的蘇伊士新創建如何緊跟中國環境時代,研判形勢,制定自身發展“戰術”?在將于3.22-23日舉辦的“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他們又將帶來何種不一樣的思考?敬請關注。論壇報名請點擊“詳情”。
關于企業的相關詳實數據及排名情況,請關注2018年度(第十六屆)水業企業評選,最終結果將將在于3.22-23日舉辦的“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揭曉。
注:文中涉及企業的數據均通過公開報道資料整理,如有遺漏,敬請見諒。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