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起草過程中,我們一是認真學習了《環境保護法》《江西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等法律規章、標準規范。二是深入調查研究,摸準情況。我廳多次深入市縣和基層進行調研,收集基層環保局、排污單位、環境監測機構、運維機構的建議,摸準我省實際情況。三是結合我廳對江西歐蘭寶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南昌華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弄虛作假問題開展查處以及歷年來查處在線監測設備弄虛作假問題的工作實踐,多次討論,明確了編寫的總體框架和重點。遵循依法依規、操作可行、廣泛適用的原則,形成了初稿。四是廣泛征求意見,本辦法初稿先在廳直系統內部征求了11個設區市環保局、19個廳有關處室和單位意見,經過完善后形成了公開征求意見稿,從2018年11月12日至23日,通過廳網站、微博、微信等方式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時間為10個工作日。12月13日專題召開研討會,邀請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排污單位、運維機構、廳有關處室和單位的代表、專家對本辦法的公開征求意見稿及社會各界的反饋意見進行充分的溝通、討論。五是請廳法規處、法律顧問對本辦法開展合法性審查,經修改后形成審核稿。六是經廳務會審議修改后正式印發公開。
《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共六章二十二條,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明確《辦法》制定的意義、目的以及適用范圍。
二是明確了監測單位的責任、義務及權利。突出闡述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科學性、真實性、客觀性和準確性負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采樣與分析人員、審核與授權簽字人分別對原始監測數據、監測報告的真實性終身負責。對干預監測活動的,應及時舉報。
三是細化了監測質量保證、控制措施的具體內容。規定了環境監測機構質量管理部門的職責,對機構的質量控制手段提出具體的規范要求;對排污單位的監測質量也提出了要求。
四是對自動監測質量保證工作提出了單獨要求。
五是明確了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監督主體及要求,規定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監測單位和個人要向社會公開其信息,并上報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禁止單位參加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及人員在環境監測行業從業。
結合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管工作的實踐經驗,充實了5種對弄虛作假行為的判別條件,以堵塞漏洞。對免于、從寬或從輕處理的情形做出了說明,以減少弄虛作假行為發生的概率。被認定弄虛作假而不服的,允許其提出行政復議,保障監測機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救濟途徑,以減少行政錯誤。
借此機會,拜托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多宣傳《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管理辦法》以及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的相關工作,特別是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查處情況。
一宣傳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重要意義。當前,地方不當干預環境監測行為時有發生,相關部門環境監測數據不一致現象依然存在,排污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屢禁不止,環境監測機構服務水平良莠不齊,導致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問題突出。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宣傳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環境監測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加速推進,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與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可以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三宣傳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全面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環境保護工作離不開環境監測的基礎性支撐。需要根據監測數據,對生態環境形勢進行分析判斷,及時調整目標、出臺措施。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最終也會反映到環境質量上,通過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表現出來。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對于準確判斷形勢、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政策,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推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至關重要。
四宣傳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確保政府公信力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人民群眾期盼有更優美的環境,對環境質量的關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段時期以來,環境監測數據與公眾切身感受存在差距,個別地方發生數據造假事件,嚴重影響了政府公信力。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客觀真實反映環境質量及其變化,將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增強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通過宣傳提高各級政府加強對監測數據質量監管責任,警示環境監測機構對監測數據質量負法律責任,讓人民群眾對干擾監測數據的行為監督,形成杜絕和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震懾力。
下一步我廳將以該監督管理辦法出臺為契機,繼續加大對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按照《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評審補充要求》,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專項行動,落實《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綜合運用“雙隨機”檢查、飛行檢查、聯網檢查、現場抽查等手段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持打擊和查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高壓震懾態勢。積極構建防范和懲治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
二、《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預警辦法》出臺背景和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是指各級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所屬監測機構在實施監測過程中發現環境潛在風險、環境質量變差等情況時,及時向各級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進行通報、預警。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明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生態環境監測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前沿陣地,具備先于污染防治部門發現環境潛在風險的條件。因此,建立監測預警工作機制、明確監測預警流程,能夠為污染防治部門爭取更多的處置和應對時間,及時將污染情況扼殺在萌芽期。生態環境部已經正式印發了《長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預警辦法(試行)》,省領導、我廳主要領導均批示要求認真做好落實。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