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2月26日披露,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水務”)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光大水務是一家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環保集團,自2014年12月透過反收購已于新交所主板上市。在2018年8月,光大水務曾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據悉,光大水務是光大國際的直屬子公司,光大國際控股74.85%。作為港股上市公司,光大國際(00257)一直致力于推動各版塊業務獨立發展。2017年5月8日,光大國際旗下的綠色環保業務板塊——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已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257。
光大水務成立于2003年。當時光大國際集團將業務擴展至水環境領域,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光大水務。成立以來,光大水務發展迅猛。根據其官網披露年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光大水務共持有111個水務項目,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187億元,水處理總規模逾500 萬立方米╱日,其中包括:94個污水處理項目、6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3個供水項目、5個中水回用項目、1個滲濾液處理項目及2個污水源熱泵項目。回顧年度內,公司共處理污水1271248000立方米(2017年數據為1187615000立方米)。
2018年,光大國際營收47.68億港幣,較2017年增加33%。其中,建造收入增加主要源于2018年若干污水處理項目的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海綿城市項目及供水項目的建設;運營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2018年新項目投入運營、若干項目獲得水價上調以及兩個污水處理項目追溯往年水價調整產生的一次性收入;財務收入增加主要由于與服務特許經營權相關的金融應收款項的增加。回顧年度內,毛利較2017年同比增長32%至港幣16.24億元,毛利率為34%,與2017年持平。公司本年度盈利較2017年同比增長27%至港幣7.37億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率約55.8%,財務狀況良好。
2018年度內,光大水務進一步鞏固現有項目所在市場,在山東省、江蘇省及遼寧省共取得15個新項目并簽署4個項目補充協議,涉及總投資約人民幣35.79億元,新增日水處理規模47.66萬立方米。新項目中包括多個現有項目的提標改造工程、擴建項目及配套設施,為項目未來提供更高標準、更高效率的水處理服務奠定良好基礎。
工程建設方面,2018年共有19個建設工程,其中9個項目新開工建設,9個項目建成投運,多個建設工程獲批專項資金補貼共逾人民幣5,600萬元。運營管理方面,公司深入推進環境、安全、健康及社會責任(ESHS)管理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在公司各層面的應用。回顧年度內,公司旗下共有18個污水處理廠獲批上調水價,上調幅度介于1%至165%之間。旗下多個項目憑借優質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獲得國家、省、市等級別的嘉獎和認可。
2018年度內,光大水務在推動完善核心技術產業鏈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包括:成立德國合資公司E+B Umwelttechnik GmbH,搭建海外業務渠道,推動公司核心技術與國際接軌;與商業伙伴共同組建河北雄安華深水務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涉水及水利工程相關的技術、設備、新材料研發等;此外,整體收購江蘇省徐州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增強自身于市政工程設計方面的資質和經驗。
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光大水務董事長王天義指出:“2018年,盡管經濟下行、市場多變、行業趨緊,光大水務砥礪前行,穩中有進,積極拓展新業務和市場,取得了穩健的經營業績。新的一年,公司將秉承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規模發展的發展理念,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發展路線,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把握方向,保持戰略定力,從水環境這一大概念入手,圍繞水環境綜合治理、水資源綜合利用與水生態綜合保護,繼續做強做優,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對于備受關注的水務公司發展話題,在將于3.22-23日舉辦的“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中,會邀請行業專家、代表企業進行分享和專題討論,敬請關注。
相關鏈接
光大水務旗下5座污水處理廠喜獲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優秀污水處理廠」榮譽稱號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