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環境部明確表態 進水超標可作為出水超標免責理由,類似事件有望告別“羅生門”
事件:
由于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的案例時有發生,2018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一起污水處理廠控告當地環保局罰款的案件,因為法院認為,原告西站污水處理廠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進水口污染物超標與出水口污染物超標之間存在因果聯系,污水處理廠敗訴!引發熱議。(詳情請點擊新疆一污水廠控告環保局罰款 法院:進水超標與出水超標無明確因果關系!)
對于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的責任劃分問題,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工作有關負責人張波給出了明確表態,他表示,新的《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工業企業必須先進行預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廠能夠接納的水平之后才可以入網,這其中體現出監督管理的問題。首先,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廠要簽訂委托處理合同,環保部門按照相關的法規標準和委托處理合同確定的濃度,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督。工業企業達標了,污水廠超標責任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入網的水超標了,那責任在工業企業。(詳情請點擊 進水超標能否作為污水廠出水超標免責理由?環境部:能!)
同時,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在“從輕處罰”條款中提到,排污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處罰:及時報告異常情況或者超標情況的;主動采取措施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且造成的環境影響程度較輕、影響范圍較小的;配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不僅環境部給了明確說法,全國范圍內多個省市也就此問題,做了細分和說明。如2018年11月,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于《城鎮污水處理和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明確進水異常導致的出水超標應從輕或減免處罰(詳情請點擊 河北兩廳明確進水異常導致的出水超標應從輕或減免處罰)。
點評:
“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的問題,由于牽涉行政處罰,污水運營及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厘清成為關注重點。
污水廠出水水質超標,一方面由于污水廠運營管理不善導致,但有時確因上游工業企業等超標排放,而間接導致的進水水質超標所引起。雖然污水處理企業已在加注成本力保出水達標,但有時受當期技術制約,而不能達到出水水質要求,從而受到環保處罰,亦或關聯增值稅返還,受到較大經濟損失。
張波在生態環境部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由于工業企業不是直排、而是通過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的,這就使得責任關系有時候變得比較復雜,所以各地的環保部門一定要會同住建部門明晰工業企業和城市污水廠的責任,按照委托處理合同所規定的數值和國家有關規定嚴格依法監管。
針對這一熱議話題,E20環境平臺舉辦了“規范監管趨嚴下,污水廠運營的痛點與風險”的主題沙龍(詳情請點擊 超標/調價/履約/運營 監管趨嚴下的污水廠四大痛點怎么破?),現場多位專家也給出了明確的分析。其中,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敬霞律師指出,環保部門對出水超標進行行政處罰與進出超標要分開看。一方面,環保部門履行法定監管職責是看結果,只有出水超標了,就會依照環保法規對污水廠進行處罰,這是環保部門依法行政執法;但是,另一方面,對于進水超標,必須在特許經營協議或PPP合同中進行明確規定,實施機構有義務按合同約定提供符合進水指標的水,如果項目公司可證明確實是因為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并因此受罰,實施機構應該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包括對項目公司遭受的處罰予以補償。
在污水廠普遍提標(詳情請點擊:1、VI標準!浙江大幅度提高市政污水排放標準!2、上海超半數污水廠迎來提標改造 3、河北雄安新區:污水排放標準將提高至Ⅲ類水質標準),且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若污水廠進水超標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必然帶來污水廠出水超標風險加大,從而帶來企業的運營風險加大以及經濟損失。而導致此原因的根本在于對上游工業企業排入市政管網的污水管控疏忽,以及不同行政部門之間的管理出現矛盾,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亦與企業的運營管控能力有關。因而加強對上游工業企業排入市政管網的污水監管,以及明晰進水超標從而導致污水廠出水超標的責任判定是當前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進水超標如何判定”亦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政策建議:
第一、“進水超標導致出水超標”依然是目前產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問題的緩解和最終解決,除了從國家層面給予政策指導以外,還需要地方政府盡快出臺相應規范,進行責任厘清。環境監管部門不能把所有的板子打到治理企業身上,在責任上要有清晰的劃分。期待更多諸如河北省類似文件的出臺,也期待更多地方環保局能夠學習環境部的最新指示,明確處罰對象,對行業行為進行合規管理。
第二、對于城市排水管理,工業企業排放污水進入城市管網始終是管理上的問題。一方面要加強環保部門對此的監管。一方面加強工業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才能更好地解決根本問題。如果能很好解決類似問題,也將利于促進污泥處理等問題的解決。
七、國務院發文全面禁止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餐廚垃圾處理回歸正軌
事件:
非洲豬瘟疫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高度恐慌,研究表明,在我國發生的前21起非洲豬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與飼喂餐廚剩余物有關。這間接暴露了餐廚處理行業的問題。2018年10月,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全面禁止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給“泔水豬”重重一擊。(詳情點擊國務院發文全面禁止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