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濤由此提出,環境人能不能通過勞動鏈接大自然的循環,如讓大自然的“風”成為產業的價值來治理霧霾,這將給產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思路。
未來是被鏈接,還是去鏈接,取決于是否占據了價值奇點
未來環境企業將是相互鏈接的,而不是相互并購的。區別在于,是被別人鏈接,還是鏈接別人。
傅濤用“車站理論”來舉例,一列從北京到廣州的列車,如果沒有設置站點,就是被鏈接,因為留下的只有呼嘯而過的噪音和沿途的垃圾。一個循環鐵路生態網絡中,價值的本身是客流量,因此只有掌握核心中轉站或樞紐站,才能價值最大化。
企業能否捕捉到自然生態的價值循環,未來是被鏈接,還是去鏈接,取決于企業是不是占據價值奇點。
目前,環保開始鏈接農業,鏈接旅游,鏈接生態等等。傅濤強調,未來要不斷鏈接,并且大膽地往前走,但如何鏈接到自己的商業價值,需要行業認真思考。
面向未來的固廢產業,無害化處理將是過渡性手段,以及轉移污染性質的工程化手段,會逐漸從產業核心要素中弱化。固廢產業正在回歸服務的本質,逐漸回歸系統的價值服務。未來,固廢產業的內部增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產業必然會占據價值奇點更廣泛地聯通生態循環。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指導下,傅濤認為,下一代最偉大的企業正在環境領域產生,未來領先世界的、支撐生態文明的產業一定是兩山產業,是環境產業的更高階段。而固廢產業最貼近兩山產業核心,某種程度上表征著兩山產業的未來。
傅濤博士首創的《兩山經濟》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正式出版發行。書中詳細介紹了他帶領研究團隊,經過兩年多的“兩山論”調研實踐,總結的心得和成果。多位權威專家、領軍企業家聯合對本書進行了推薦。購買《兩山經濟》請掃描圖片二維碼:
編輯:李曉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