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針對污染防治攻堅戰7大標志性戰役和其他重點領域,結合被督察省份具體情況,每個省份同步統籌安排1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采取統一實施督察、統一報告反饋、分別移交移送的方式,倒逼落實。
如何避免假裝整改?趙亮認為,第一,要發揮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如果只是督察組來前才做整改,問題并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需要365天的持續關注。第二,要強化問責。問責的力度越大,就能形成一種很強的威懾作用。“不能拿環保部門當背鍋俠,其實很多問題的主要責任部門不是環保部門。”
對于“平時不作為,督察時亂作為”的問題,今年5月底,生態環境部專門研究制定了《禁止環保“一刀切”工作意見》,指出督察組進駐期間,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集中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在10月下旬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改革工作座談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透露,要出臺更加詳細的堅決禁止環保“一刀切”的文件,此外還要組織兩個環保“一刀切”專項檢查。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