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結構試驗段貫通,為工程全面開工奠定基礎。
就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超級工程”傳來好消息!備受關注的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10月24日在深圳公明水庫迎來首條結構性試驗段貫通時刻,標志著這一粵港澳大灣區標志性項目又向前邁出堅實一步,為工程全面開工奠定基礎。
從10月初開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試驗段建設者就快馬加鞭,提前做好結構性試驗段盾構貫通準備工作,等待著貫通時刻的到來。10月24日上午,隨著直徑達6.3米的巨大刀盤從2號接收井破土而出,這條全長339米的結構性試驗段正式貫通。
今年6月28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試驗段項目首臺盾構機正式始發,在此后的110多天歲月里,建設者們克服長期在深層地下隧洞工作等各種困難,采用全球最先進的盾構設備,一步一個“腳印”,在地質條件異常復雜的深層地下空間,掘開一條“地下長龍”。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試驗段項目由廣東粵海控股集團建設,由粵海水務負責具體實施,全長1.666公里,分為結構性試驗段與工藝性試驗段兩大部分,旨在為工程全線開工提供技術與經驗支持。此次貫通的首條試驗段,正是其中最為關鍵的結構性試驗段。
作為國務院部署的全國重大水利工程與粵港澳大灣區標志性項目,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繼今年8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可研報告之后,目前正在推進初步設計報告編制與報審工作,待初設報告獲批后即可全面開工,初設報告預計最快于明年上半年獲批。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稱,該工程輸水線路全長113.1公里,總工期為60個月,總投資約339億元。待該工程建成后,將實現從西江水系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缺水問題,提高供水保證程度,同時為香港特區、廣東番禺、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供水條件。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