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18(首屆)邯鄲綠色發展論壇盛大開幕,五得利面粉集團總裁丹志國受邀出席,并結合幾十年來在面粉行業工作的一些經驗,詳細闡述五得利在綠色發展中的一些構想和實踐探索。
五得利面粉集團總裁丹志國
“五得利”既是公司名稱和商標,又是經營理念和宗旨,既秉承客戶得利、農戶得利、員工得利、國家得利以及企業得利。
丹志國回顧集團29年的發展歷程并介紹,五得利始建于1989年,從日處理小麥不足15噸的作坊式小廠,發展到目前日處理小麥42000多噸,年加工小麥1161萬噸。2017年我國小麥產量1.3億噸,口糧消耗8538萬噸,五得利年加工量占全國小麥口糧的13.4%。目前,五得利有5個新公司已經開工建設,再加上部分老公司擴建項目,預計到2020年左右,日產能達到89000噸,屆時將占全國小麥口糧消耗量的28.7%。
五得利在6省19地建立了19家子公司,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過5000個。全國4100多名經銷商,平均按每個經銷商雇傭3名工人算,間接帶動超過1.2萬個就業崗位。每年帶動60多萬輛運輸車為五得利服務。
五得利面粉集團綠色發展探索
第一:勇擔使命,推動行業發展
作為規模最大的面粉企業,五得利多年來始終致力于制粉工藝的研究與改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國內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結合歐美日韓的制粉工藝,研發了適合我國人民飲食習慣和中式食品特點的長粉路制粉技術,并于2010年在河北雄縣投資建廠開始應用,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使效益和產品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之后通過逐步的改進完善,當前總出粉率提高了3-5%,相當于小麥利用率提高5%,意味著節約口糧5%;同時實現了高精度在中國市場上的出現和普及及質量和出率的逐步提高,目前中國的等級粉廠基本上通過新建或改造得到了應用。
同時,五得利在設備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國際先進的設備,與國內知名糧機廠商、軟件公司緊密合作,大產量高效率的組合篩和六工位自動包裝機就是在五得利的強烈要求下布勒公司才引到進國內生產的。目前國內糧機廠家也在生產。
五得利通過幾十年不間斷的研發投入與實踐,不斷推動中國的制粉工藝和設備的升級換代,促進了中國糧機和面粉行業蓬勃發展。
第二、較早采用干法小麥清理工藝,節約水資源
自80年代后期無水干洗清理小麥工藝引入到國內,五得利積極采用推進這項工藝的使用,如果自仍在運營1996年投產的大名公司二車間算起,經過計算,截止到2017年底,五得利因推行干法小麥清理工藝,共計節約水資源2.45億噸,同時也意味著減少污水排放2.45億噸。
第三、帶動散裝小麥運輸車輛的采用和推廣
隨著國家對環保形勢的發展,及五得利環保意識的提高,結合人力成本、工作效率等考慮,五得利開始研究推廣小麥散裝運輸卸車。 2001年深州公司二車間開始設計使用散裝小麥運輸車卸車,2007年將翻板稱卸車引入面粉行業,目前我國面粉企業已全部采用這種方式,不僅更加環保,而且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丹志國測算,如果按每條編織袋使用一年,一個編織袋裝100斤小麥算,17年間,在五得利的帶動下,小麥運輸節約包裝袋1480多萬條,相當于節約1.4萬噸原油,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整個面粉行業節約幾十萬噸,對整個面粉行業,及相關產業資源節約、綠色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四、與上游供應商合作,開展節約資源的技術探索
自2015年開始,五得利與廠家合作,通過產品罐裝設備和技術改造,縮小了包裝袋尺寸要求,每個節約材質0.0002平方米,按五得利年產量1161萬噸計、每袋裝50斤面粉算,累計節約編織袋63.9萬個,相當于節省639噸原油資源。
分享完五得利面粉集團綠色發展探索實踐后,針對我國生態環境面臨嚴峻形勢,丹志國表示,必須要擯棄過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發達國家已經付出很大的環境代價,經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我國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也已經比較嚴重,小麥品種雜亂,施肥、施藥各異,土地重金屬含量超標,農藥殘留超標;土地污染、地下水水污染和大氣污染對糧食的質量影響問題突出,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了,保護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我們的生態環境,我們五得利責無旁貸。
除此之外,中國也在經歷著綠色消費升級的轉變,消費者需求已不僅僅是“吃飽穿暖”,對“吃好穿好”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對綠色、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為此,五得利秉承綠色制造理念,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生產出更安全、更綠色健康的面粉。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