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媛媛強調,這些問題亦與環保督察有著密切關聯。她舉例,某污水處理廠由于進水COD不達標,影響其出水不達標,導致該污水廠被罰,從而使得其水務企業三年增值稅不能返還,這類問題也亟待解決。
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相關研究產品系列
除此以外,與之緊密相關的是污泥處理處置環節。她指出,業界一直就“什么是處置,什么是無害化處置”爭議許久。數據顯示目前污泥處置率達到98%左右,但“無害化處置”和“處置”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污泥最終出路決定了污泥的處置方式,污泥的處置方式又決定了污泥的處理方式。目前,我國每年產生高達3500萬到4000萬噸污泥,而無害化處理率不足50%,到底該采用何種技術路線、何種治理方式?就此領域,E20每年會發布《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與行業共同探討。
除此之外,村鎮污水也是當前的熱點話題,包括村鎮污水的排放標準、商業模式、技術選擇、穩定運營以及政策紅利下釋放出的市場空間,都是備受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8(第四屆)環境施治論壇”,就我國村鎮污水專題進行了系統化的探討。就此機會,E20研究院也發布了《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2018年版)》,與業界共享。
另一個重點問題是黑臭水體,住建部官方平臺公布的黑臭水體有2100條,而近期的一篇專家訪談文章中提及,此次環保督察中發現了一些未備案的黑臭水體,也提到黑臭水體的不合規應急處理,在生態化治理下,技術路線、技術方式將如何選擇?就此E20研究院發布了《黑臭水體技術圖譜(2017年版)》,對我國黑臭水體系統規劃及行業優秀企業進行了系統性盤點。
E20研究院每年會對整個水務行業進行盤點,發布《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以及《水務領域戰略規劃指南—總裁專屬報告》與業界分享,敬請關注。
井媛媛表示,中國環保動輒數萬億市場空間,但這數萬億是長遠而非短期空間,環境治理,是一場硬仗,而非資本的游戲,當然不能忽視資本對行業發展起到的助力作用,但行業的遠期發展,兩山論的系統化落地,技術支撐是主要決定因素之一,技術推動環保行業的未來發展。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