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珠涇中心河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后,2018年8月29日上午該項目迎來了第一批領導的考察。
宜興市副市長吳青峰率隊前來考察,昆山市副市長蔡皿及周市鎮副鎮長陳耀國等領導陪同。
公司董事長杜建強詳細介紹了項目概況以及工藝流程。考察過程中,吳市長邊聽邊問,對于黑臭河道治理采用人工濕地的工藝饒有興趣,并現場探討了在宜興的適用性問題。
吳市長對于公司董事長杜建強表示的河道治理是個系統工程,后期運維也很重要的觀點表示贊同。
珠涇中心河水體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人民幣,建設范圍為珠涇中心河(珠涇排澇站∽翠薇西路,含楊莊河)總長1720米,兩岸涉及新鎮和珠涇村兩個社區,包括嘉裕花園、珠涇花園、黃埔家園、黃埔幼兒園、新鎮幼兒園、新鎮小學、新鎮中學、珠涇村、金龍新村、沿街商鋪上百家等,共涉及人口約1.6萬。沿河分布有43個排口,主要類型為合流排口、雨水排口、溢流堰排口等。
該項目中,德華生態利用德華生態濕地對該河道進行分段治理:
北段:濕地核心處理段(翠微西路至蕭林東路),該段通過生態濕地,雨天時把整個區域匯集的初期雨水進行調蓄與處理,晴天時進行河水循環處理,產生的清水通過重力流送到中段進行活水。
中段:活水段(蕭林東路至金龍路),北段清水進入中段,自南往北進行活水。而分散排口的雨污水會因地制宜,進入到科技濕地進行處理。活水和處理的同時,為市民營造了生態空間,也是城市的小海綿。
南段:補水段(金龍路至昆太路),該段可以利用婁江的水源,經過生態濕地處理后的清潔水源可以作為河道的旱季補水,同時可以讓周邊的小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共享生態的好處,為居民和學生帶來環境教育。
截至2018年8月29日,項目放水滿10天,經過10天的調試運行,河道各斷面水質主要指標(DO、COD、氨氮、TP、透明度)已基本達到地表水IV類水標準,相信經過項目4年的持續運行管理,項目水質會長期穩定達到IV類水標準,并實現項目的所有多功能目標,包括城市海綿解決區域內澇問題,給區域市民提供一個濕地公園等等,而且項目的多功能性會越來越多的呈現出來。
昆山周市鎮珠涇中心河水體生態修復項目得到了政府、行業的高度重視,在項目還未竣工時,就吸引了多波重量級考察團前往參觀考察:2018年7月12日下午,昆山市委書記、市長杜小剛率隊對周市鎮珠涇中心河水體生態修復項目開展實地調研;2018年7月11日,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執行董事張麗珍等一行攜平臺會員單位上海萬朗集團樊雪蓮董事長等來到德華生態即將完工的昆山珠涇中心河水體生態修復項目現場。
相關閱讀:
政府、行業高度重視,德華生態珠涇河水體生態修復項目有望成為示范項目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