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2018(第十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上海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在論壇上做了題為“管之道 道在何方”的主題分享,重點介紹萬朗多年來探索和實踐用系統思維和技術來解決城市管網問題,以提高城市水環境的質量。
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 在2018(第十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發表精彩演講
樊雪蓮認為,管網的重要性直接影響到水務環境、黑臭治理、城市內澇,因此管網所起的作用極大。提高城鎮排水管網科學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和保障安全運行是當務之急,是解決城市黑臭水體、內澇防治的根本之道。
城市管網存在巨大的隱患
“從事管道行業18年,一直有一個很樸實的想法:立志成為中國最好的管網系統服務商,打造百年萬朗。2001年成立之初,便立志做最好的管道,這是一個長久的事業,只有開始,沒有結束。”樊雪蓮下定決心將萬朗打造成中國最好的管網系統服務商。從解決管道質量、產品多樣化、施工工藝、智慧運維等方面扎扎實實下功夫,打造一流管網產品和系統化服務。
她表示,地下管網是城市的血脈、城市的生命線、是人民生活的保障,也是美好生活和美麗中國的根本。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目前地下管網問題很多,形勢嚴峻,尤其是雨水和污水管網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而如何解決呢,道在何方?
探索和實踐用系統思維和技術解決管網問題
首先,要做好老舊管網的調查、評估、修復、完善工作。樊雪蓮認為要先摸清家底,做好管網系統的排查、評估,再做管道的修復改造,直至系統的完善。萬朗可以根據不同的管網情況,提供相應的技術和服務。在管道的修復上,采用原位固化修復、局部修復、纏繞法修復、以及和德國、日本合作的國際先進的管道修復技術。
其次,新建智慧管網,收集基礎數據,杜絕老舊管網的問題再現。地下管網是良心工程,容易被鉆空子,樊雪蓮深知要解決地下管網的質量、健康和安全運行,首先要解決管網的可視化,這樣才能將地下看不見、沒法管的工程可視、可控。萬朗自2013年開始,研發智能管道,讓管道“會說話”,在管道內植入芯片等設備,用于收集管道沉降情況、滲漏情況、水量和水質等信息,把未來管網的運維理念植入進來。
最后,系統化思維規劃管網。以管網為基,以水環境達標治理為目標,提供與水環境治理匹配的系統化解決方案。樊雪蓮認為現階段水務環境的治理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僅僅做好管網、獨善其身還不夠。管網是水環境系統的一部分,與其它相關領域和專業息息相關、不可分割,所以管網的建設一定要有系統化的思維和技術,立身要圍繞環境改善的系統化規劃和區域整體規劃的角度來做產品和服務。萬朗為了更好解決水環境的痛點,提高服務品質,相繼推出一系列系統化解決方案:雨污分流系統解決方案、河道智慧運維解決方案、城市內澇解決方案、多水(供排水、中水、廢水、消防水等)管理智慧平臺。
樊雪蓮在演講中還分享了萬朗在上海二次供水智慧水箱、地鐵智慧水系統運維服務、上海黃浦江閔奉原水支線和上海虹橋污水廠供排水智慧管道示范項目、上海迪士尼、上海商飛C919總裝基地供排水管道檢測修復項目、上海寶山區雨污分流及河道治理示范項目等實踐案例。創新是貫穿萬朗集團生存和發展的主線,唯有持續創新,才能為社會多做貢獻。她表示,在今后的項目規劃和設計實施中,萬朗集團的智慧管道技術、智慧化水務管控運維技術、智能化的區域綜合治理方案和區域除澇整體方案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同時,萬朗也會推出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為表彰萬朗集團過去一年來在城市管網建設上所取得的成績,在此次論壇上,萬朗集團被評為“2017-2018年度中國最具價值環保裝備品牌”。
最后,樊雪蓮用一首原創詩作為結束語,并寄語在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下,萬朗將持續保持創新,為美麗中國和綠水青山多做貢獻。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