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金環境發布2018年半年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9,550.1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8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152.76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84%。
報告期內,中金環境圍繞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四大業務板塊協同整合效果初顯,公司于2017年12月收購通過收購浙江金泰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業務范圍拓寬至危廢處理,"制造+環保"雙核驅動,推動公司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1. 泵類產品系列多元化發展,業績實現較大增幅
公司在不銹鋼沖壓離心泵細分市場深耕二十余年,積累了深厚的技術經驗及品牌優勢。報告期內公司加大研發力度,不斷完善泵類產品系列,提升產品性能;同時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在經濟形勢轉好的宏觀背景下,公司進一步打開不銹鋼泵市場空間,取得較好經營業績。
報告期內,制造板塊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19,545.89萬元,同比增速為16.59%;凈利潤12,713.9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62%。
2、夯實環保咨詢業務優勢,穩步擴展環保設計及治理業務
公司目前已形成環保咨詢+工程設計"雙核驅動"格局,并新增環保工程承接及建設等新業務。環保咨詢板塊以中咨華宇、國環建邦兩家環評甲級資質單位為旗艦,面向全國開展業務,以安徽通濟、陜西科榮、陜西綠馨三大咨詢品牌為側翼,立足當地、積極拓展省外市場,進一步完善了環評、環境監理、環保驗收、環保后評估等環保咨詢業務多元化發展、全國性布局的經營格局。工程設計板塊已形成"洛陽水利、華禹水利、中建華帆"三大設計院南北呼應的市場格局,拓寬了設計業務市場覆蓋面。同時,公司以中咨華宇為依托開展各項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本報告期部分項目已進入建設期,為公司貢獻了一定的業績。
報告期內,環保咨詢設計與治理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2,929.49萬元,同比增速為161.43%;凈利潤10,695.37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8.70%。
3、發揮技術優勢,危廢市場進一步打開
報告期內,子公司金泰萊利用其在濕法金屬提煉領域經驗的多年積累,憑借其在含金屬廢棄物資源化回收方面擁有的技術優勢,以及通過近年來不斷發展所形成的重金屬濕法提煉、污泥烘干、燒結減量化處置、危廢焚燒無害化處置、廢包裝物處置再利用等多種工藝結合的危廢處置技術體系,使其在東南地區尤其浙江省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此外,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的相關通知,從2017年2月24日起明確浙江省內危險廢物轉移不再審批,金泰萊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對業務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業績提升作出了重要貢獻。報告期內,危廢處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795.51萬元,凈利潤7,479.95萬元(因金泰萊在本告期內首次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此前未披露過去年同期數據,故此處不進行同比分析)。
4、調整污泥污水處理業務重心,經營好現有污泥/藍藻處理項目
報告期內,公司將在手污泥、污水及藍藻項目進行了梳理,調整了該業務的管理架構,未來將重點經營好現有有現金流流入的污泥/藍藻處理項目,慎重投資建設新的項目。報告期內,污水污泥處理運營項目實現營業收入2,279.30萬元,凈利潤1,263.52萬元(因金山環保已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且本告期內未承接新的污水污泥處理項目,該業務本年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參考價值不大,故此處不進行同比分析)。
5、完善公司內控制度,整合各業務板塊
隨著公司外延并購、整合行業資源的推進,公司旗下子公司數量增多。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共有15家子公司及30余家孫公司,業務設計整體層面劃分為通用設備制造、環保咨詢與設計、環境綜合治理及危廢處理四大板塊。報告期內,公司在整體層面完善內控管理體系,強化財務管理及人事管理,保障對各子公司的有效把控;在各子公司運營方面充分授權各業務板塊核心管理團隊,并建立起各板塊之間業務交流及合作機制,進一步推進各業務的協同與整合。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