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3月12日看望何先生
這張照片是我3月12日到南通看望先生的照片,那天我從上海到何先生家,路上有點堵,到了南通已經中午1點,本想我們吃飯后再進去,沒想到他親自做了滿滿一桌菜,當時很感動,我們聊了很多,也給先生匯報我們最近的發展情況,也討論了一些新的技術,先生對我們的不加藥,每天只洗一次的膜水廠很感興趣,我也向先生匯報我在廣東策劃水文明博物館與水工業創新基地的情況,希望能繼承先生水博物館的事業,做一個世界性有水文化,水科技,水展示,水產品,水系統,水娛樂,水教育和水工業等等的基地,先生給了很好的經驗和好的點子,先生希望病好轉后再到廣州來,先生開玩笑說“我不能想5年前開車到廣東看你,我只能座飛機”。先生還給我們展示高速破壁機,做了壺豆漿,先生也不避諱的談他的病情,談了采用的各種治療方案,先生都做了記錄和先生的直接感受,希望給其他人有參考價值。尤其的早期靶向藥效果很好,近期效果差些,準備嘗試血液治療方法,最近在采用吸氫和喝富氫水輔助治療,先生說,有效果,由于時間短,不能下結論,希望跟蹤效果。先生的一生愛創新,喜歡接受新的挑戰,比如,移動罩濾池、第一個引進國外進口水廠自動化系統、膜段流程工藝、創建中國水博物館,同時先生也是水網和固廢網主要創建人之一(那個時候先生已經退休,天天早上4-5點鐘起來寫稿),我認識的先生很樂觀、很努力、很積極、很接受新的事物,是師是友。后來我們在先生家各處走走,欣賞先生的裝修杰作,得意之作,那天他很高興,意猶未盡,先生還要開車送到機場,最后拗不過我用了滴滴打車。
何先生到過我們辦公室講課,小伙伴都很想念您,最近李老師來廣州還提起過您,也很想你,其實大家都想您的。
何壽平先生,我們永遠懷念您,向您對給排水事業做出的貢獻尊敬。
相關閱讀: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