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德州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2018年水污染防治目標和措施。
2018年水污染防治目標要求包括約束性指標和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到Ⅴ類水質要求(21項指標);飲用水水質確保安全。考核指標:主要河流水質在21項指標全面達標基礎上,化學耗氧量、氨氮分別達到35mg/L和1.8mg/L,其中徒駭河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Ⅳ類標準;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并保持穩定;全市6個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極差比例控制在33.3%以下。
德州市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自2015年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通過2016—2017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基本達到了國家和省要求。2018年是我市在全面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各項任務措施的基礎上,自我加壓、穩固和提升治污成果的決勝年,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主線,進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切實改善水生態環境,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2018年水污染防治目標要求包括約束性指標和考核指標。約束性指標:主要河流水質穩定達到Ⅴ類水質要求(21項指標);飲用水水質確保安全。考核指標:主要河流水質在21項指標全面達標基礎上,化學耗氧量、氨氮分別達到35mg/L和1.8mg/L,其中徒駭河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Ⅳ類標準;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并保持穩定;全市6個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極差比例控制在33.3%以下。
一、穩定改善主要河流水質
(一)限期實現南運河、岔河、減河水質穩定達標。
1. 解決中心城區氟化物指標超標問題。2018年年底前中心城區關停現有深層承壓水井。(市水利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公用事業局等配合,德城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運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以下簡稱“三區”〉負責落實)2018年對中心城區地熱井進行規范,6月底前,依法關停不符合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規劃的違法地熱井,10月底前完成保留地熱井的尾水回灌改造。(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公用事業局等配合,“三區”負責落實)中心城區市控以上涉污廢水排放企業(含循環外排水)外排水氟化物濃度不得高于地表水Ⅴ類標準。(市環保局牽頭,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三區”負責落實)
2. 加快推進重點水治理工程建設進度。以中心城區突出水污染問題為導向,完善“治用保”流域治理體系,統籌安排、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度。2018年年底前完成南運河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土建主體和設備安裝,具備通水條件,其中除氟工程10月25日前投入運行;2018年年底前完成上實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2018年年底前開工建設岔河人工濕地替代工程。(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2018年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區2018年度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天衢工業園污水管網工程(新建雨污分流工程由市住建局牽頭,老城區舊有市政雨污管網的雨污分流工程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環保局等配合)2018年年底前完成東八里溝濕地工程。(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運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3. 推進中心城區水生態循環工程。2018年年底前,在充分論證基礎上,利用減河與岔河之間已建有調節泵站、控制閘壩等水利基礎設施,啟動工程建設,實現城市水體的連通性和流動性。(市水利局牽頭論證,論證后由相關部門落實)
4. 嚴把上游入境水質關口。中心城區各水體上游的武城縣要加快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體整治、新污水處理廠和配套濕地工程進度,逐步恢復河流生態功能,改善六五河、利民河等河流出境水質,確保中心城區入境水質和生態補水水質達標。2018年年底前完成武城縣城區及開發區雨污管網改造建設工程、利城河、姜莊溝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武城縣政府負責落實)2018年年底前完成武城縣利民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土建主體和設備安裝工程建設。(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武城縣政府負責落實)2018年年底前完成武城縣城區南部水系生態修復工程。(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武城縣政府負責落實)
(二)限期實現漳衛新河等水質穩定達標。根據國家及省考核要求,2018年,漳衛新河小泊頭橋斷面必須消除劣Ⅴ類水體,沿途相關的寧津縣、樂陵市、慶云縣,要完善水污染防治體系,加快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度,解決突出水環境問題,全面實現境內水體水質改善,確保支流入漳衛新河水質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2018年8月底前完成樂陵市棗林濕地一期工程、慶云縣玉水河—清水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及生態修復工程、慶云縣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水質凈化提升改造工程(二期),2018年年底前完成寧津縣人工濕地改擴建工程,樂陵市盤河濕地工程。(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樂陵市政府、寧津縣政府、慶云縣政府負責落實)
(三)徒駭河、德惠新河、馬頰河水質進一步改善。
1. 強化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推進齊河縣倪倫河人工濕地、禹城市趙徒干渠人工濕地、陵城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臨盤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擴建一期工程等人工濕地和河流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進度,逐步恢復水體生態功能,提高河流自凈能力。(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配合,陵城區政府、禹城市政府、齊河縣政府、臨邑縣政府負責落實)
2. 統籌規劃本轄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找準工作切入點,完善水污染治理體系,全力推進流域綜合治理,統籌規劃城市水系,水系連通和水資源統一調配。徒駭河流域以鄉鎮級農村社區污水處理建設與改造、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人工濕地建設為主要突破點,確保徒駭河水質達到Ⅳ類水體。德惠新河和馬頰河流域以鄉鎮級農村社區污水處理建設與改造、雨污分流、人工濕地建設、河道生態修復為主要突破點,確保穩定達到Ⅴ類水體,并為2019年達到Ⅳ類水體打好基礎。(污水處理、新建雨污分流工程由市住建局牽頭,老城區舊有市政雨污管網的雨污分流工程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生態修復由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水利局等部門配合,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落實)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