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到2025年,博天環境成立30周年的時候,實現收入300億的目標。”4月2日的2018年水業戰略論壇上,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開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再次提出了一個挑戰性的目標。談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時,趙笠鈞認為,不管什么樣的戰略和支持體系,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都是人才。只要有了優秀的人才,就必然會走向未來的輝煌。
在一個又一個遠大目標的牽引下,博天環境早就做好了人才戰略規劃,并不斷完善和踐行。
做有質量的增長
“300億所代表的數字意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目標帶動下的公司質量的提升,這就需要更多領域的優秀人才加入博天環境這個大家庭。”博天環境總裁吳堅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表示,與以往相比,環境產業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生態環境部成立后,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從對末端污染的排放性管理到環境正外部性管理的轉變。環保行業涉及的維度更加寬泛,相對過去,環保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需要搭建更多元化的人才結構。
“今天中國的環保市場在政策驅動下不斷釋放,行業迎來了時代的機遇。但要成就這個行業更偉大的未來,環境企業應該更有環境責任的擔當,應該去追求有質量的增長。”趙笠鈞董事長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雖然環保行業迎來了春天,但偉大公司的誕生并不會隨著市場擴大而自動發生,需要勇敢地自我變革,才能實現公司的進化。因此,博天環境將“追求有質量的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
2017年,博天環境明確要確立領先的人力資源戰略。這一年,博天環境迎來了高級管理團隊的大調整,這次大調整,不僅是博天環境“追求有質量增長”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公司一項關鍵的人才引進策略。
這次調整中,吳堅接任總裁一職,正式加入博天環境,備受外界關注。吳堅在環境工程領域有多年從業經驗,2006年加入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歷任杜邦安全管理咨詢業務中國區總裁、杜邦環境清潔技術東北亞區總經理及杜邦大中華區副總裁兼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在加入杜邦之前,他曾就任于美國美華集團,在環境工程領域有著近16年的管理經驗,作為公司中國區負責人,開拓中國EPC市場,并在當時促成了博天環境集團和美國美華集團的戰略合作。
博天環境總裁 吳堅
基于公司發展的長遠目標,博天環境要求新總裁應當是一位來自于行業外的跨界精英,能夠為公司帶來更為規范的管理理念和國際化視野,更好地跨越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文化、法律、制度、政策、標準等各方面的差異。吳堅成為最合適的人選。
從博天環境自身的發展需求來看,上市后,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期,最關鍵的是對未來發展的預見性,以及管理層面的標準化、流程化、精細化、國際化。吳堅的個人職業經歷,能很好的滿足博天環境發展需要。
吳堅表示,過去一直在為美國的世界級企業工作,一直期望將在杜邦等偉大企業中所積累的經驗、所學到的工具帶到中國有遠大理想的企業中,而博天正是他最理想的選擇。
吳堅告訴中國水網,從杜邦辭職來到博天環境絕不是一時的沖動,加入博天不僅是因為他與博天的淵源,更重要是對董事長趙笠鈞人格魅力的肯定,以及對博天環境文化氛圍的認可。
讓每一個人都能發揮所長
有關人才的話題一直是環境產業關注的重點,近兩年尤為突出。面對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量,環保行業原來既有的人才存量是不足的。在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環境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不僅環境企業求賢若渴,大量的人才也開始涌入到行業之中。
“2011年,大量人才快速涌入環保行業的趨勢開始凸顯,近兩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博天環境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肖冰冰介紹,從博天環境自身來講,過去大多數員工基本都來自環保圈,如環境工程、給排水等領域的專業人才。但近兩年,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展與延伸,對員工綜合性素質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除了傳統的工程、技術等環保專業人才外,公司在咨詢、投融資、政府與公共關系、項目管理、運營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人才競爭的激烈。肖冰冰介紹,環保行業的人才競爭已經相當激烈,而博天環境在人才布局上有多項前瞻性舉措。早在2011年,博天環境在只有200多人的時候,就邀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為公司做了薪酬、績效、崗位職級等的整體設計以滿足公司快速增長的人才引進與保留需求。現在博天環境已經從200人發展壯大成擁有2000多位員工的大集團。
“面對人員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員結構的日益多元化,一個包容的企業文化至關重要。”吳堅表示,博天環境的文化氛圍是要讓不同的人,在公司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2012年,博天環境成立了企業大學——博學院,設置了系統的人才培養戰略,不僅為公司內部培養優秀人才,也希望能為環保行業聯合培養一批更加具有專業經驗和背景的人才。
當前,博天環境正在構建“多元柔性”的人才機制,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事業伙伴、商業伙伴或戰略伙伴,為包括普通員工、高級管理層、外部合作伙伴等都找到一個合適的定位。
搭建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平臺
環保行業需要一個能為每位員工提供發揮能力的平臺,而博天環境正在組建這樣的平臺。趙笠鈞曾表示,博天致力于成為環境行業,乃至整個社會上,都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平臺。
對于公司來說,要吸引更多的人才進入,吳堅認為,薪酬是一方面,但絕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個適合各類人才發展的平臺,充分激發人才潛能,最大化發揮自身優勢。
一位從環保行業外剛剛加入博天環境不久的員工表示,文化價值的認同感、行業的趨勢、公司的規范性,是博天環境吸引自己的重要因素。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