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短時間內“井噴式”的增長,PPP在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也出現了諸多亂象。近日,中國水網收到圈內某位“偽專家”的投稿,來吐槽一下規范整改的亂象。
Part 1 PPP圈項目采購過程亂象統計
一、粗心 單一來源也被廢
廢標原因:未提供談判文件接收截止時間前六個月中任意一個月的社會保障資金的相關證明材料。
二、不解 排名第一卻讓位
三、熱鬧 一家人通過資審
四、低價 兩萬二的咨詢費,預算價30萬元
五、讓利 合理利潤率報〇,合理利潤率控制價:7%
六、觸雷 商務部分得〇分
七、答疑 一次采購來八次
資格預審階段
競爭性磋商階段
八、失誤 停業整頓去學習
招標文件編制存在重大失誤,造成嚴重影響,停業學習整頓。暫停公開選取服務資格3個月,期滿后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參與公開選取服務資格。
Part 2 PPP項目規范整改之亂象分析
隨著92號文的整改大限臨近,PPP項目整改規范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為加大整改力度,各地紛紛組成評審專家組,依照文件精神對入庫項目及待入庫項目進行評審,提出規范整改意見。偽專家也混入了專家隊伍,參加了部分省市的PPP項目規范評審,并與某些專家進行過深入的交流探討,在轟轟烈烈的規范評審中,促使項目規范操作是主流,但評審亂象也逐漸浮出水面,各種奇葩審核意見層出不窮,根據某些意見進行整改,不僅得不到規范還有可能走向歧路,“長夜慣聽風雨急,點橫豎捺續狗尾”,偽專家感覺不吐不快,就來吐槽一下規范整改的亂象。
一、評審整改之亂象
1.亂象一,規范和尺度不統一,整改意見五花八門
在PPP項目規范評審中,92號文的規定是整改的標尺,是準繩,也是判斷項目能否入庫及退庫的主要依據。但在規范評審中,由于專家對文件領會的深度、掌握的尺度不一,各地也沒有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統一規范評審的標準,導致專家提出的整改意見五花八門。
如前段時間在網上見到的所謂蓋章整改、裝訂整改意見;
污水處理費、供熱項目要求建設成本與30%績效掛鉤的整改意見;
使用者付費項目也要求建設成本與績效考評30%掛鉤的整改意見;
PPP項目剛剛進入采購階段,就要求項目必須具備規劃手續整改意見;
要求PPP項目必須具備某項測算指標的整改等等奇葩整改意見,不一而足。
2.亂象二,選拔方式不透明,評審專家水平良莠不齊
在實際評審中,各地評審專家的選撥組成方式不一,但大部分的選拔標準不透明,造成專家水平良莠不齊,佛系專家、人情專家、御用專家大行其道。某些專家淪為了某些咨詢公司或某些項目的吹鼓手,評審時不對項目的運作進行認真評判,而是根據個人的親疏遠近、關系好壞進行評審,對有關系的項目,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形同無物;對競爭對手的項目,吹毛求疵、惡意中傷、雞蛋里挑骨頭,出現了所謂的“蓋章整改”等奇葩整改意見,給PPP項目規范整改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
3.亂象三,專家意見不分析論證,自由裁量權太大
在項目評審時,各地一般是將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匯總后,向財政部門或實施單位進行反饋,要求按專家意見進行整改,但對專家的評審意見的合理性,并不再進行論證和分析。出現了某些項目如按照整改意見進行整改,項目反而不規范的現象。一滴老鼠屎壞了滿鍋湯,這些非專業的整改意見,如前段時間所傳的沸沸揚揚的“某咨詢公司道歉事件”,以及“蓋章整改”意見都在圈內引起非常不良的影響,嚴重影響專家群體的整體形象和公信力。
二、整改規范亂象整治的建議
PPP項目整改規范的目是強身健體,實現PPP健康發展,而不是要一棒子打死,更不能某些專家手中的道具和工具,要整治整改評審中出現的亂象,偽專家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1.盡快出臺相應規范,規范評審工作
建議各地在PPP項目評審時,要從專家選拔機制,評審流程、評審結果的復查、審核等入手,制定相應的工作規范,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專家評審的意見能夠中肯,符合實際,使項目規范工作能夠走上正途。
2.加強專家培訓,提升業務能力
近年來各部委和政府先后出臺多份關于PPP的文件和政策,頻次、密度都前所未有,知識更新迭代非常快,這就要求專家必須緊跟形勢,及時學習更新相關知識,才能更好地履行專家的職能。但目前有些專家庫的專家,僅僅就是為要賺取評審費,對新政策、新文件不學習,只是憑借過往經驗拍腦袋,不出現奇葩評審意見反而不正常了。
3.建立評審項目倒追機制,強化專家評審的責任意識
要強化評審意見的責任追究制度,對專家意見要簽署專家個人名字,而不是作為一個組共同出現,出現法不責眾的情形。要建立評審專家黑名單制度,如專家在項目評審時,不認真履職,出現較大的評審差錯,或出現人情評審、惡意評審等情形時,要及時清理出庫并予以公示,給予懲戒,如造成較嚴重的后果,可以依法依規追究相應的責任。
到這個月底,PPP項目規范將告一段落,但PPP項目規范實施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依然在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專家能看重責任,盡職盡責,呵護PPP項目規范前行。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