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實施生態省建設,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和耕地紅線。加快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創建工作。扎實推進武漢城市圈“雙十二工程”。抓好20家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加快建設黃岡長江循環經濟示范園。大力實施長江生態治理“宜昌試驗”。全面完成“綠滿荊楚”三年行動計劃。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嚴格開展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快十大行業清潔化改造,支持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天然氣使用縣市全覆蓋。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及建筑產業化。
加強生態文明機制建設。加快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地方環保法規體系和政府規章。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快培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加大環境保護督察力度,嚴格環境保護治理目標責任考核,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我們要全力回應人民群眾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的熱切呼喚,用綠色裝點荊楚兒女的新夢想!
(七)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
為政之要,民生至上。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共建共享的美好愿景,致力于增進民生福祉,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無論今年財政壓力有多大,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為群眾辦的實事只加不減。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就業政策,突出重點人群、重點地區,積極扶持就業新形態,拓展就業新空間,托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我選湖北”計劃,引導更多省內大學生留在湖北、更多海內外優秀人才來鄂發展。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和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用市場力量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大力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開展精準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擴大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范圍,保障農民工勞動權益。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按政策調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強化扶貧兜底保障,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落地。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41萬套。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200萬人。關愛農村留守人員。健全特困群體保障及服務體系。加強社會保險、救助和慈善等方面資源統籌,切實兜住困難群體民生網底,努力讓每一位困難群眾都能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熱切期盼。公共教育投入重點向貧困地區、薄弱環節傾斜。加強普惠性學前教育,健全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統籌縣域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辦好鄉村學校,繼續推進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完善困難家庭學生資助政策,資助學生130萬人次以上。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一批職教名校、名師、名專業。實施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工程,提升高等教育整體實力、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辦好應用型大學。推進全民健康保障工程,重點支持建設12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9000個村衛生室。堅持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全面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治等各項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實現城鄉居民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健全藥品價格形成機制,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做好“全面二孩”配套服務。
加強公共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思想共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提高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引導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實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 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繁榮文化市場,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培育健康網絡文化,加強文化市場管理。支持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推進省科技館新館、省檔案館新館、省博物館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支持武漢籌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治理重心在城鄉社區,必須以人為本,做好基層基礎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揮家庭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加快建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基礎框架。推進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改革,開展行業協會商會第二批脫鉤試點。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齡人、殘疾人權益。深化法治湖北建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促進信訪工作回歸群眾工作本源和法治軌道。推進平安湖北建設,健全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提升信息化和應急能力,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全面貫徹中央關于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堅決堵住安全生產漏洞,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堅決守住安全生產紅線。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做好援藏援疆工作。深化國防教育,支持駐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持續開展雙擁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三、著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滿意是我們的最高追求。我們要把執政為民落實到政府工作全領域全過程,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堅持忠誠為民。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務必樹牢“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牢記根本宗旨,爭做“五個表率”,堅決把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實到行動、體現在工作、彰顯于業績。
堅持擔當有為。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越接近,任務越艱巨,越需要勇于擔當、奮發有為。增強擔當勇氣。對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困難、對人民群眾關切的重大問題,敢于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破難而行。提高擔當能力。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著力提升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化解矛盾的能力,成為能抓善管的行家里手。營造擔當氛圍。抓住想干事、敢干事兩個關鍵點,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促進各級干部創造性開展工作。
堅持務實重行。務實篤行才能精彩出彩。把務實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決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堅決不搞虛報浮夸的表面文章,堅決不搞華而不實的花拳繡腿,堅決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把重行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規范。堅持開短會、發短文、講短話、簡辦事,集中精力謀大事、抓實事、解難事。著力提高政府執行力,承諾的事情堅決兌現,服務群眾和市場主體的事項,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把效能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標準。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政府信息共享,開展減證便民活動,全面清理各種證明和手續,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各級政府機關都要切實做到公開透明、高效運轉,少審批、少收費、優服務。
堅持依法行政。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和我省實施方案,將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推進政府工作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嚴格遵守法定權限和程序,充分發揮新型智庫作用,推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堅持清正廉潔。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鞏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認真踐行“三嚴三實”,鍥而不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和省委六條意見,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完善財政資金支出、工程項目招投標、國有資源交易等領域制度,扎緊制度籠子。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做到懲治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廉潔從政的要求全面落實!
各位代表!今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目標在前,使命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上下同欲,和衷共濟,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相關新聞:上海2018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開工一批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處置設施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