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土壤的選擇上,也應該結合城市本地土壤特征,選用滲透性以、滲濾性高和保水率較好的土壤,必要時輔以營養土和腐葉土,保證土壤透氣性的同時,提高系統濾水效果,促進水資源的可再利用。必要時,對于土壤進行改良,同時結合土壤生物和微生物輔以活化土質,以保障土壤的活性和滲透性及保水性。
四、粗放式施工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大忌
海綿城市需要精細化施工從而降低后期維護的成本,從而使得海綿城市效果提升。其施工過程須嚴格按照設計規劃進行,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海綿城市建設必須專業施工隊伍來完成,杜絕粗放性施工。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一)解決現有施工材料問題實行規范化管理
目前國內的海綿城市建設工程中,對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尚不完善,存在以下幾項問題:
1、材料選擇,以次充好,未按照要求嚴格執行,材料報檢和送檢與實際使用時是不符合的。
2、滲濾系統所需材料均需級配材料,需要篩選和清洗,但實際施工時級配材料清洗和篩選是不合格的。
3、海綿城市每一道施工環節均需要做保護措施,但實際施工時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
結合材料應用現狀,項目相關負責人應該對施工材料的把控實行規范化管理,首先應該注重材料的報檢與送檢工作,并嚴格按照規定審核材料的質量,避免日后的施工過程中,因材料質量不合格而使工程進度與整體質量受到影響。
其次,在材料的最初采購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嚴格篩選材料源頭及質量,并且保證材料均為級配材料,使其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最后,對于海綿城市工程建設的每一項施工環節,都應設置相應的保護裝置,確保工人的安全及日后的投入使用。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杜絕表面工程,認真搭建保護措施,并定期安排專人做巡檢工作。
(二)科學擬定施工方案嚴格把控施工環節
首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與業內專家,在經大量走訪及實地調查工作后,盡可能收集部署海綿城市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情況以及既有市政管道或自然河流等數據情況,結合現有技術水平以及設計者的理論知識水平,確保海綿城市施工方案的科學性與完整性。
工程開始之前,施工方與技術部共同研討施工方案,并且合理分配人員以及施工設備,人員包括施工人員、巡檢人員、顧問人員等,施工設備包括挖掘機、打樁機、水平定向鉆等。
工程開始后,實行精準的測量定位,做好挖基工作,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地下水的問題:當槽底存在流量較大的地下水時,應停止用夯,并且回填天然級配砂石,確保工程基底的穩定。
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植被的選擇以及種植土厚度的標準、礫石層的厚度、透水盲管的鋪設、路緣石的開口道路情況、溢流雨水口情況以及透水的鋪裝工作。方案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進行調整,確保工程的每一個環節都科學嚴謹。
(三)提升工程質量增加工程檢測頻率
增加工程檢測頻率與檢測項目,可以間接的提高整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周期以周或月為單位,檢測項目可包括平面周線位置、基底標高、基坑尺寸、混凝土強度、基礎地面高程、基礎頂面高程以及軸線偏位等。
并且在檢測之前,由相關檢測小組根據工程進度情況、技術情況以及當地地質情況,酌情設置規定值,并且提出允許偏差范圍,允許偏差范圍必須以不影響工程進度以及施工安全為前提;檢測方法也可靈活變通,例如利用水準儀測量基礎地面高程、標尺丈量基坑尺寸等。
(四)秉承“人與自然和諧”施工理念做好環保工作
在項目施工團隊中專門成立一個“環保小組”,該小組專門負責工程的環保巡檢工作,例如巡視水土情況、保持工作進度、文明施工等,由小組組長每隔一周進行一次檢查工作,并且針對在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指明與調整,并且對高度配合者,或者工作出色者給予獎勵。
在巡視過程中,除了要巡視工程對于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外,還要注意工程廢棄土堆、殘渣等廢物的處理,嚴禁向當地水庫、河流中傾倒,并且嚴禁在植被覆蓋地區堆積,避免腐蝕原有植被。
五、管養維護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保障
海綿城市的管養維護不是修剪花草這么簡單,海綿城市還需考慮后期維護如:透水材料維護、排泥設施維護、淤泥清理、植物修護和管養、護坡的安全性、河道的底泥狀況、河道湖泊的水質監控、地下水情的監控、雨水調控能力監控、土壤狀況監控、土壤生物和微生物監控等。分別如下:
(一)透水材料的維護
目前國內海綿城市建設工程所用透水材料主要為砂石,可采用高壓水槍進行清理。
(二)排泥設施清理淤泥
對于淤泥的清理,可采用大流量沖洗或高壓水槍的沖刷,并且要在系統設計之初,預估清淤高度,便于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清淤工作。
(三)植物修護和管養
工作人員應及時對植被進行修剪,并定期清除雜草,防止破壞植被地下根莖系統網絡,削弱滲水功能。同時在修剪過程中,從美觀的角度出發,保證其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四)護坡的安全性
加強護坡的巡視力度,定期確認護坡土質結構、確認護坡是否有所松動,并且針對異常情況如坍塌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或上報。
(五)河道的底泥狀況與河道湖泊的水質監控
定期檢查河道淤泥情況,進行疏通工程,可采用大流量水勢沖走河道底泥的方式,維持河道的暢通。
此外,采用抽樣檢查、分段檢查、分時段對比等方式,對城市原始河道及湖泊的水質進行實時監控,避免影響居民用水以及其內的原始生物,將水質變化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
(六)地下水情的監控
結合管網結構設計情況選擇檢測點位,并且設置地下水觀測計量裝置。檢測地下水情須嚴肅且謹慎,流量監測工作應持續不小于一年,且監控頻次不小于15min/次,并運用MIKE模型進行實時運算。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