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存量填埋場治理
數據顯示,我國歷年堆積的垃圾已超過 60 億噸,垃圾肆意堆放和填埋占用土地 300 多萬畝,全國653個設市城市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包圍,全國城鎮近2000座衛生填埋場約有近50%填埋場滿負荷運轉,這其中又有約一半超100%負荷運轉,此外,由于歷史和人為等因素,全國存在著數量巨大的簡易填埋場或非正規填埋場,存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需求被逐步識別。《“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 803 個,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存量整治工程投資 241.4 億元,“十三五”期間擬封場處理能力16.31萬噸/日。E20研究院預測,整體市場空間將超千億。
對于存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業內通常的做法有兩種,封場他用或陳腐垃圾處理后進行填埋場再次利用。E20研究院調研發現,在千億級市場的驅動下,環境治理企業已紛紛布局填埋場修復產業或在該產業中的核心優勢逐步凸顯。這其中包括以防滲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高能時代、建昌環保、廣泰源合等優秀企業已紛紛布局;以滲濾液處理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成都興蓉、萬德斯、廣泰源合、建昌環保等優秀企業已紛紛布局;以填埋氣處理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治理領域,中國水業集團等優秀企業已紛紛布局等。此外,由于填埋場陳腐垃圾與新鮮垃圾協同處置亦為重要途徑,因此,部分以垃圾處理為核心的重資產集團也布局了存量垃圾治理領域,例如啟迪桑德、首創環境、重慶三峰、浙江旺能、杭州錦江、中節能環保、綠色動力、廣環投、凱天環保、粵豐環保等。
相關詳情可參見:
4. 餐廚垃圾
近年來,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快速崛起。今年1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印發《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將“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的相關裝備和技術研發,列入“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分項之一。2017年3月底,《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發布。近日,召開的2017(第五屆)城市垃圾熱點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處理與環境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建國指出,我國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構成部分是餐廚垃圾,一般超過6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70%至80%。這些因素,都促使我國餐廚垃圾市場將得到釋放。
據E20研究院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分析報告(2016)》指出,預計到“十三五”末期,我國的餐廚垃圾產生量將增長至4873萬噸,‘十三五’更是迎來了近300億的市場空間。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十三五”末期,我國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應達到4萬噸/天,處理率達30%左右。而據E20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可達4.52萬噸/天。整個餐廚垃圾處理建設總投資將達到192億元,運營將產生297億元的市場空間。
詳情請參見:
餐廚垃圾處理納入國家新興產業目錄 “十三五”迎來近300億市場空間
5. 水環境綜合治理市場
水環境綜合治理領域,據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全國黑臭水體共有2100處,完成治理的占比為44.14%。“十三五”期間的市場空間將達到4.6萬億,其中生態景觀和黑臭水體治理市場空間占比超過50%,海綿城市和村鎮污水占比小于50%。2017年-2018年將有2萬億的市場釋放,其中控污截流1-1.2萬億,生態景觀4000-5000億,水質改善2000-3000億。
詳情可參見:
E20數據觀察:水環境PPP市場機會的發現之旅(附最新龍虎榜)
6. 供水市場
據《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2017版)》數據顯示,2016年城鎮公共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91億立方米/日,占總生產能力的79.1%。據E20研究院預測,2020年城鎮公共供水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31111萬立方米/日,城鎮公共供水總量將達到613億立方米,“十三五”中后期(2017-2020年),建設市場規模將達到414億元,“十三五”中后期(2017-2020年)運營市場規模將達到5200億元。
此外,E20研究院首次在《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2017版)》中分析了目前供水市場的集中度及企業市場占有率。統計數據表明,威立雅供水已運營總規模位居榜單首位,為1135萬立方米/日,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08%,蘇伊士和首創股份已運營總規模亦較高,超700萬立方米/日,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6%和1.93%。其中前五名供水企業(CR5)已運營規模占據了11.02%的市場份額,排名前十(CR10)的企業已運營規模占據了16.47%的市場份額,因此,供水領域的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
相關詳情可參見:
7. 村鎮污水市場
“‘十三五’期間,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從建設加上五年運營費總共在1400億元。” 在去年的環境施治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指出,農村污水項目在近幾年將會是一個高峰。今年,農村污水治理關注度持續走高,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并加大農村水環境的改善。中國水網粗略統計了今年以來各省市的相關政策,顯示,有十多個省市發布了推動農村污水處理的政策文件。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全國大范圍的推進和改善農村水環境,也印證了之前的預測,未來中國污水處理的主戰場一定是在農村。
根據《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分析報告(2017版)》數據顯示,2016年鄉鎮對生活污水處理比例為18.8%,村處理方面處理比例12.8%;2016年村鎮污水廠集中污水處理能力為1527萬立方米/日,裝置分散處理能力1315萬立方米/日,村鎮污水集中處理占比略高于裝置分散處理。E20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將達到2162萬立方米/日,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處理能力有望達到2254萬立方米/日。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