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隨著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城市水資源基礎設施的設計壽命逐漸接近上限,甚至已超上限(通常為50-60年),在未來十年中,大批的水資源基礎設施將面臨修復與翻新,而若能趁此機會將污水系統改造為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將是一個適用于未來發展的長期解決方案。
結論
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由于其原位處理和便于資源回收利用而具有可持續性,這個特性在未來將會愈發顯著。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雖然目前可以滿足人口稠密地區的需求,但并不普適于未來發展。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城市”的新觀念很有可能將會明顯側重于分散式。
從技術研發的角度,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已被充分認知,但技術到工程應用的轉移還略顯薄弱,管理者的“守舊心態”成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之一。而實際上對于決策者而言,選擇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是一次變革傳統的機會。借此機會,將陳舊的用水設施替換為可進行污水源分離的新型設施。對于污水收集設施已經急需更替或者重建的區域,將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納入備選范圍,這是改變傳統污水處理模式的良好契機。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完全無用。發達國家高度人口稠密的地區一直以來由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提供服務,并隨著城鎮化發展不斷擴容管網系統。在這些情況下,分散式系統并不是一種立即合適和可行的替代方案,折中的辦法是集中和分散二者共存,對諸如住宅、商業綜合體、醫院,可以應用分散式系統,更易于處理后就近回用。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