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丘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BOT項目低調發布了預審結果。據商丘市政府采購網發布的公告顯示,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人)、商丘新發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人)、商丘華商物流投資有限公司(聯合體牽頭人)三家企業通過資格預審,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康達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由于財務報告不符合資格預審文件要求、履行合同所必須的設備(根據情況了解,應該指的是施工設備)不符合資格預審文件要求等原因倒在了第一重關卡外。
30萬噸/日的大項目
兩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沒有通過商丘市污水廠項目預審!這個針對上市公司審查比證監會都嚴謹,本地非上市公司反而悉數過關的資格預審到底是什么路數?
毫無疑問,在特許經營市場化已經推進十四年的今天,這樣的單體污水BOT項目首先是個超級大項目,也是個難得的“肥”項目。商丘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BOT項目總占地414畝,總規模為30萬m3/d。其中,一期污水處理規模10萬m3/d,遠期規模增至30萬m3/d。特許經營年限為28年。
30萬噸水量的污水廠新建項目,在目前日趨飽和的市政污水處理市場中已是鳳毛麟角,招標文件要求嚴格也是情理之中。據悉,在該項目的預審文件中,就財務及設備設置了兩道難題:1、須準備由地方稅務局提供的加蓋公章的財務報表、納稅證明等文件。2、對于該工程中涉及的施工設備,投標人公司有自己品牌設備的,須提供設備清單;沒有設備的,需要提供設備租賃合同。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在電子辦公的時代,需要去當地稅務局找人開證明蓋章,而這樣的證明,多地的稅務局其實是拒絕的。至于施工設備,多數項目中,不生產設備的資本方的做法是:先中標,再根據項目需要,在項目當地租賃設備。因此,這兩道關卡的設置,為臨時看到公告匆匆趕來的社會資本方企業參加項目預審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當前,單體污水廠BOT作為全國推行的成熟模式已經有十多年光景,形成了充分的全國范圍內跨地域充分競爭的局面。本項目資格預審在對財務報表及設備租賃這些枝關末節出乎意料的嚴格要求甚至過于強調本地化的同時,對于承擔這么大項目所必備和非常重要的水務方面類似業績要求,招標方卻給出了一個寬松開放的要求:投標人在國內具有一個處理能力達4萬m3/d以上的污水廠項目業績即可;如聯合體投標,則聯合體有一方滿足上述要求即可。4萬m3/d是什么概念呢?截至2016年底,北控水務總設計能力為2716.8萬噸/日,其中2016年新增水量454.8 萬噸/日。4萬m3/d約是水務領域一線企業水處理總規模的七百分之一,一年業績的百分之一。
盡管如此,該項目還是吸引了5家企業參與項目預審,包括碧水源、康達水務、神火集團、新發投資、華商物流。至于預審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啦~
打敗康達、碧水源的企業們
三家入圍企業,在公司名稱上肉眼可見是河南或商丘本地企業,主營業務與環保關聯性不大。其中: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百戶重點企業,業務以煤炭、發電、電解鋁生產及產品深加工為主,所屬子公司河南神火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神火股份”于199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商丘新發投資有限公司:公司以城市綜合開發運營為主線,統籌業務合理布局,以城鄉一體化區域開發業務為核心,協調發展土地收儲、路橋建設、房地產開發和基礎設施投資業務。
商丘華商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商丘本地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物流業、商業、服務業投資管理咨詢,拆遷安置,土地整理與儲備,物業管理等。
再看其股權結構與相互關系:
神火集團由商丘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
新發投資是商丘市政府與神火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占股51%(本PPP項目實施機構為該管委會城市管理交通運輸局)。2016年9月,神火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神火股份,將母公司神火集團持有的新發投資49%發股份收入囊中;
華商物流由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下轄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管委會控股,持股比例達90%。公司法人陳濤即是該區管委會副主任。
三家企業關系大致如下:
那么,問題來了
1、當地國企能否作為社會資本方?
《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第二條明確:本指南所稱社會資本是指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境內外企業法人,但不包括本級政府所屬融資平臺公司及其他控股國有企業。之后,《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42號)又作了補充:對已經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市場化運營的,在其承擔的地方政府債務已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得到妥善處置并明確公告今后不再承擔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職能的前提下,可作為社會資本參與當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簡而言之,社會資本原則上不能是本地政府融資平臺或其他控股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可特例參與。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