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發展階段可分為初創期、成長前期、成長中后期、成熟期。不同階段的企業,處在不同的產業生命周期,在金融工具的運用上也有所差異。應當根據自身所處階段內外部環境的要求,采取相應匹配合適的金融工具,推行不同的融資戰略,才能提高資金運用效率,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降低資金成本,規避財務風險,進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對于初創期企業來說,最大的困難是不斷的資金需求和狹窄的融資渠道的矛盾。由于獲取外源融資較為困難,因此主要通過留存收益來獲得資金。但在利潤較小的情況下,總量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環保企業可以選擇吸收環保風險投資VC或者私募股權投資PE來幫助企業渡過初創階段。
成長前期環保企業的有形資源已具一定規模,無形資源也在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在經歷第一階段后有所改善,使得一部分環保企業有了進一步擴張的實力,主要表現為期望從EPC工程總包類向下游環保運營服務商轉變,但依靠第一階段獲得的內源融資產生的現金流難以支撐動輒上億的環保投資類項目(形式上以特許經營、PPP等方式開展)。外部融資已經不像第一階段這么困難,銀行、租賃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始愿意提供債權融資,也有些可以提供股債結合、夾層融資的機構,他們在提供股權外,也會提供一些債權方面的支持,這可能是最合適的。
成長中后期的環保企業依靠內生增長的發展模式受到制約,規模的快速增長往往需要通過外部并購整合,并借此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此階段的環保企業已基本達到上市要求或已上市,融資渠道逐漸通暢,企業債券方式得到應用(受政策風向影響較大),債務融資工具從簡單的銀行貸款向更多元化發展。
在成熟期,隨著大量環保企業的涌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不及時調整原有核心業務,其贏利能力及自我資金積累的能力將逐漸降低,償還債務的能力也將面臨問題。因此,為了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改善現金流狀況,成熟期的環保可以采用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融資策略,增強企業的資產流動性,使企業的運營轉入良性循環狀態。
環保企業在擴張過程中,尤其新建項目建設期和運營初期(前三年),項目尚未實現完全達產,產生正收益。此時無法提供足夠的利潤貢獻,會拖累公司ROE等盈利性指標,影響股價和市值;表內融資負擔沉重,資產負債率急劇攀升,影響繼續融資、發債甚至上市。對企業來說,這個時候可能適合使用表外融資工具。
藍色產融促進聯盟 - 外貿信托
藍色產融促進聯盟的使命是通過共同探索符合環境產業特性的金融評價標準,量身打造適合環境產業的金融產品,推進成員之間的金融合作,以生態協同的方式打造聯合市場,創造商業機會,創新商業模式,構架多層次的環境產業資本融通通道,讓產業與資本,共生共贏,卓越同行。
聯盟的主要工作有:環境企業金融評價體系的制定和推行;環境企業PPP項目評價體系的制定和推行;制定環境產業專屬系列金融產品;設立基于項目需求的環境產業產融專項基金;利用現有平臺資源推廣產融聯盟。
未來藍色產融促進聯盟希望助力環保企業做更好更大,在未來項目當中能夠達到更多的合作,謝謝大家!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