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各類分離膜及膜組件、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基礎,并向客戶提供水資源化綜合解決方案和運營管理服務。2015年9月,歷經7年精進,瞄準市場痛點不斷創新,開創環保以一家“具有鮮明技術特色的專業膜法水處理公司”登陸“新三板”;2016年1月,迎來實力雄厚的巨頭“撐腰”,“水務雙雄”北控水務和首創股份分別以21%、19%入股開創環保;2017年5月,旗下核心產品求是膜生產基地落戶長興,以年產400萬平方米/年的規模躋身國內乃至全球膜生產領域前列。自此,開創環保完成了成長路上的“三級跳”。
5月4日,在“求是膜投產慶典”召開第三天,中國水網記者在亞洲最大的環保展——第十八屆環博會開創環保的展臺上,專訪了公司董事長包進鋒。
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包進鋒
“求是膜”品牌背后的開創環保:堅持技術創新 提供極致化用戶體驗
走進開創環保的展臺,記者發現,本次開創環保的展臺相較于以往只展示“求是膜”略有不同,展臺的正前方凸顯“求是膜”和“開創環保”兩個名稱。包進鋒介紹,首次“求是膜”和“開創環保”組合參展,展現了公司從膜產品研發生產到膜系統工藝集成整體應用的綜合實力。
據悉,求是膜技術有限公司是開創環保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超微濾膜生產廠家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第四代中空纖維膜——砼式膜,被業內權威院士組織的專家組評為國際先進產品,膜產品可應用于工業和市政廢水的提標改造及中水回用、自來水膜法凈化、物料濃縮分離、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等領域。近年來,求是膜憑借在嚴苛使用條件下優異的性能表現,以及穩健快速增長的市場表現,在業界聲名鵲起。
開創環保除了擁有優勢突出的求是膜產品外,還能提供標準化膜設備、膜集成系統和系統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全面系統的技術應用服務。正如以“求是、創新、做好膜”的理念打響“求是膜”品牌一樣,開創環保以“責任、創新、共贏”為理念,以“持續創新”為驅動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系統服務和極致化體驗。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開創環保為北控水務、首創股份、威立雅等國內外大型水務公司提供了完整的污水治理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很多工程公司提供了優質的膜產品和膜技術應用服務。包進鋒指出,開創環保希望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用上膜技術,用好膜技術”,用扎實的技術和系統的服務支持他們更好地發展。
2016年10月,開創環保榮獲國際水協會(IWA)兩年一次頒發的“年度全球水領域創新大獎”,憑借工業園區廢水零排放工程項目獲得了設計規劃獎,實現了國內此類獎項零的突破。該獎項被稱為國際水行業的諾貝爾獎。此榮譽的獲得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創新能力,展現了公司在國際水處理領域處于領先水平的綜合實力。據悉,開創環保承接該項目并獨立完成了工藝包設計、成套設備集成、安裝調試及運營服務工作,自2014年10月項目完成整體調試并投入運行,已穩定運行兩年半時間。通過一系列的創新設計,相比常規系統,項目成功實現了占地面積減少20%以上,整體投資降低15%以上,主體設備能耗降低25%以上,堪稱業內經典工程案例。
包進鋒表示:零排放技術是當前膜技術領域的皇冠,這一獎項的獲取,彰顯了開創環保在膜技術綜合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也意味著中國的膜技術得到了國際認可。作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掌舵者之一,他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榮譽,并將持續以恒,努力奮進,刻苦鉆研,攀登膜技術的頂峰。
站在未來看現在的遠見卓識:融入大生態 構建小生態
采訪中,包進鋒提到,在前來參展的前一天,開創環保剛剛召開了年度董事會,對過去一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會上,北控水務和首創股份相關領導對入股開創環保一周年公司所取得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稱贊公司在管理體系、技術體系、營銷體系等方面有了較大提升,也為開創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創環保在某些點上已經達到國際水平,要有中國水平就是世界水平的雄心壯志,以創新驅動,全面、全方位的達到國際水平。
2017年4月,北控水務和首創股份在E20環境產業CEO特訓班上再次不約而同提出,要進行生態戰略轉型,將聯合中小企業一起構建行業生態體系。而作為被兩家巨頭同時看上,并已經成功融入他們生態戰略的開創環保來說,的確是幸運的,而這一年來的收獲也頗為豐富。
包進鋒表示,近年來,環保行業資源整合、重新分配與布局等動作頻繁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環保企業的領導人,是否擁有遠見卓識顯得尤為重要。開創環保有幸較早地布局,獲得了先機。他表示,北控、首創入股一年來,帶來了公司在管理水平、人才引進、客戶資源等眾多方面的提升,為開創環保的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驅動能。
談及中小企業如何在生態體系中定位的問題,包進鋒想得很透徹。他說,環保行業未來將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因此,“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對于以大型的水務公司、央企為代表的資本方而言,他們關注投資收益,內部風控;對于工程公司而言,他們應該更看重技術應用能力、技術集成能力和工程建設能力;而對于產品型公司,則應該看重如何制造出“物美價廉”的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有所需”的行業格局。包進鋒認為,對于廣大民營企業而言,做好自己,必須將在一個細分領域做精、做專,做到極致化,才能在行業生態中體現出自身價值,有價值的企業才具備被利用的價值,才能融入到生態體系中。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