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創新支持方式。市、區政府要積極落實國家相關優惠政策,支持重大節水工程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取用水計量監控等工作任務的落實。要積極探索合同節水管理等新模式,利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等,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節水等領域。(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
(十七)夯實管理基礎。積極推進水資源管理法制化進程,完善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標準體系,加快用水定額的修訂工作。加強基層水資源管理能力建設,健全管理隊伍,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水資源管理與社會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各區政府)
(十八)強化公眾參與。廣泛深入開展基本水情宣傳教育,強化社會輿論監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憂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形成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繼續開展節約用水主題宣傳工作,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節約用水宣傳周”等舉辦大型節水主題宣傳活動。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地方各級政府要依法公開水資源信息,及時發布水資源管理政策,進一步提高決策透明度,健全聽證等公眾參與制度,對涉及群眾用水利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采取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責任單位:各相關部門、各區政府)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