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整市政規劃,分布式建廠,大大節省投資。眾多周知貴陽是喀斯特地貌,土地非常緊缺,若采取傳統“大截排”方案,在河流下游建巨大的污水處理廠,上、中游不建廠,由于污水收集管徑大、距離長,不僅增加管網的投資,而且在土地稀缺的情況下征地搬遷難度大。
經過與當地政府磋商和溝通,最終采納中國水環境提出的“適度集中、就地處理、就近回用”創新排水規劃方案,在河流上、中、下游分布式建廠,尤其在上中游增加12座小型污水處理廠。與傳統方案相比,調整后的方案經測算,一次性節省11億管網投資和征地補償費用,預計每年節省1.58億元生態調水費用和3千萬的調水補水運行電費。
(2)技術創新、節約占地:運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土地集約型、資源利用型、環境友好型”全下沉式污水處理系統等先進技術,噪音、臭氣全封閉節省用地共計1053畝,并置換活水公園兩座。青山廠水環境保護科普教育基地作為“生態文明貴陽國家論壇”永久會址,直接推動周邊土地增值和老百姓生活品質的改善。
(3)專業人干專業事,提高投資、運營效率: PPP模式之所以能提高效率是它“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所以投資效率會明顯提高,建設速度快、質量好、服務高。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僅用1年時間完成南明河二期的投資任務,用6個月時間建成新莊污水處理廠二期及9公里配套管網,8個月時間完成了青山、麻堤河2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任務(常規工期需要18個月),為貴陽市如期創模成功和順利通過節能減排考核發揮了重要作用。
PPP項目真正成功的關鍵
除了南明河流域治理項目之外,在演講結尾處,房勇簡單介紹了中國水環境投資的第二批示范上榜項目大理洱海環湖截污 PPP項目。洱海保護曾得到總書記的親自關注,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大理時,在洱海邊合影后說:“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然而大理財政資金有限,如何利用PPP模式撬動社會資本帶來最先進的治理模式保護好洱海一度成為難題。
中國水環境中標后,經過半年時間的系統調研、科學規劃,采集2000多組數據,優化原方案為政府節省投資6億元,工期縮短半年。征地拆遷經過優化設計又節省投資5億元,沿湖6個污水處理廠做成全地下式,上蓋建活水公園和停車場,大大提高了岸線的旅游品質,這一切都與大理州、市委、政府的PPP理念和大力推動是分不開的。
綜上南明河水環境和大理洱海治理項目經驗,房勇認為,除了社會資本方雄厚的資金實力和關鍵的技術解決方案之外,PPP項目真正成功取決于四個方面。第一、當地政府是不是有這樣的信心、恒心和耐心下大力度把黑臭水體治好?第二、當市政規劃跟技術解決方案出現分歧時,地方政府與社會資本方能否達成共識非常關鍵。第三、回到社會資本方,有沒有這樣的技術、資金、能力、團隊和社會責任感。第四、用PPP模式參與水環境綜合治理,政府和社會方不能相互推諉,應各司其職、合力推進、風險共擔,擰成一股繩尤其重要!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李軍教授點評
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李軍教授
李軍:我覺得大家整治黑臭水體時,最重要的是總結經驗,尤其是我們遇到一些問題?又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取得很好的成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短板是什么?
比如說截污,這個不是項目公司說了算,因為這個牽扯到整個城市的規劃和排水系統規劃,不是說截留都能到污水處理廠去處理,這跟污水處理管網布局有很大關系。現象出在水上,根子是在岸上,關鍵是排污口的核心管網!
比如說污泥問題,必須政府統一協調來解決,所以我說PPP項目在執行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跟政府去協作,很可能政府的市政規劃對于整個項目的完成具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比如說績效考核,污水處理是分階段實施,對于各類水質都有相應的標準,那么在執行過程中,如何付費?若水質比較簡單,達標了就付費,但是如果達不了標,到底是付費還是不付費?政府不付費,企業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在這個過程如何跟政府溝通協調克服困難和問題,我想對后面的水環境治理更有借鑒意義。
我希望在整治黑臭水體時,應多總結、思考當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逐漸形成集成化的案例集,不僅為后來治理企業提供參考價值,而且推動我國流域治理或者水環境相關標準出臺和完善。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