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劃定和落實生態保護紅線。
三是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任務安排。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加強優先區監管,積極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制定全省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整體建設方案;選擇我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空間上疊加的貧困縣,逐步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示范。
四是統籌城鄉環境質量治理與改善。本著堅決禁止污染從城市轉移農村,確實做好農村垃圾進城處理和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再強化的三個原則,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堅決遏制城鎮垃圾向農村傾倒、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加快化解存量、著力控制增量。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因地制宜實施農村污水和生活垃圾轉運,對縣城和鄉鎮周邊的村寨,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對規模較小的村寨,建設戶用污水處理設施。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有效收集處理農村垃圾。連片推進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改善農村河道水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減少農村生產面源污染,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